——《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解读之“依法执政”
编者按 日前,8个课题组历时5个月谋划编制的《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正式发布实施。《指标体系》有何特色、亮点?在推进我省依法治省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中,其指导性和实用性体现在何处?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全面解读8个方面指标体系。
本报记者 杜蕾
在《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中,依法执政部分共有8个指标,包括领导体制健全、党委决策程序规范、党内法规制定规范、干部选任导向正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改进和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发挥职能作用以及支持政协履行职能。
其中,党委决策程序规范、党内法规制定规范的内容备受关注。
[指标摘录]
●党委决策程序规范
党委作出重大决策和出台重要政策依据充分,经过合法性审核。决策评估制度落实。决策失误纠错及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州)、县(市、区)党委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并实际运行。党务公开制度健全。
●党内法规制定规范
党内法规制定遵循《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四川省党内法规制定办法》规定。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党内法规草案,须充分征求意见。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与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加强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定期清理、即时清理。组织起草部门和单位适时对有关党内法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开展评估。严格控制党委、政府联合发文。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