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老牌实力园区发力 记者实地探访成都经开区等产业园区
发布时间:2014-10-20 12:54:56   作者:佚名   点击:

  国际车城新引擎整车制造业瞄准千亿

  10月14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所在的天府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10月16日,总投资123亿元的神龙汽车公司第四工厂在经开区奠基。接踵而至的重大事件,又一次把经开区推到了聚光灯下,于是1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这里。

  “经开区定位于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目前这里的汽车产量占全成都市超过90%,占全省89%,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城。”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天府新区晋升国家级,意味着经开区今后能为投产企业提供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更给力的优惠,企业未来投资兴业的空间更大。

  在经开区走访一圈,随处可见“以秒为单位”的生产节奏:5秒钟,一块厚重的钢板冲压成形,51秒搭一辆汽车的整体骨架,不到60秒,就从生产线上开出一辆崭新的汽车。力荐经开区为“西部竞争力十强”的人说,经开区谱写了“千亿”的传奇,2012年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2013年纯汽车制造业迈过千亿门槛,2014年则瞄准整车制造业跃上千亿台阶。

  业内人士表示,经开区北区的神龙汽车四厂正式开工,意味着国际汽车城将正式展开“南北互动”“两翼齐飞”的蓝图。

  川南科技“磁场”吸引核心技术赢市场

  19日,分赴省内其他城市探访的华西都市报记者也有不少收获。在自贡国家高新区的一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的工作人员感叹:“订单做不完啊!年初就已经排到了年末,整个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运转。由于产能有限,很多订单我们都不得不放弃。”比邻而居的关联企业生产车间内,机器设备也开足了马力,一直高速运转。

  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家企业相生相助,实现了生产环节的无缝衔接。究其原因,这对企业“并蒂莲”强占市场,源于企业手握的领先国内同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品。“我们组织科技人员自主研发,耗时1年多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取得9项专利,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

  原标题:记者实地探访成都经开区等产业园区

上一篇:解读四川依法治省指标体系之“依法执政”
下一篇:2014“海科会”开幕 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专场对接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