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看点
值得关注
专家猜测,如何在“依法治国”中真正体现出“中国式民主”将是四中全会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些重要部门的人事调整或许能从此次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调整中看出端倪
群众心愿
期待破题
保障人民平等、幸福、有尊严地生活,百姓期待破题
让制度反腐迈出关键一步,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是外界对本次全会的重要预期之一
全会五大看点
今天,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开幕。这是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这一主题,已经在群众中引起了关注,十八届四中全会能给普通群众带来什么切身利益,而群众又希望依法治国能为自身带来什么?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本月初对十八届四中全会进行前瞻时,预测了五大看点。
看点1 会议时间
议程不变 时间稍延后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四中全会,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9月中下旬召开,这次四中全会在10月份召开。当然这不必过度解读。按照以往惯例,由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做报告,总结一年来全面工作,梳理下一年工作思路。经济、反腐、改革、军事、外交、党建都会被提及。市场关心的一些问题,料在此间可以找到答案。
看点2 依法治国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本次会议料不会再专门讨论改革,但总书记所做报告中应会强调按照三中全会部署落实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中央委员会通常召开七次全体会议,这基本形成了惯例,即“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一、二中全会聚焦“人事”安排,“一中全会”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会”讨论推荐国家机构的领导,“三中全会”一般以经济改革为主题,提出重大改革命题和改革举措,“四中全会”研究党建工作等。去年的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不仅是经济改革决定,还包含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改革意见,本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就是对三中全会关于政治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紧扣三中全会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看点3 政治体制改革
如何真正体现“中国式民主”
本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依法治国”,有望成为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据统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和全国政协成立65周年的两篇讲话中共提到“民主”122次。习近平使用“八个能否”来评价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区别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和国外的政治文明,既展现了制度的自信,也表达了发展中国式民主的决心。“中国式民主”的一大特色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里既存在统一,也存在权力分立和相互制约,如何在“依法治国”中真正体现出“中国式民主”将是四中全会研究的重要内容。
看点4 司法改革
法治反腐 纪检监察权力扩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必须具有法治思维,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司法改革既是改革的切入点,更是依法治国的保障。四中全会以司法改革为切入点讨论依法治国,将有助于党内统一认识,正视改革的艰巨性和困难性,完善政治体制建设,摆脱法律困境,消除改革障碍。
目前的反腐工作正在不断打破“惯例”和“禁区”,反腐工作已经成为本届中央的一张靓丽“名片”,人们开始对反腐“重拾信心”。本轮的反腐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性质上,中央都尽力避免“运动式反腐”,倾向采用“法治反腐”。如不依法限权、依法问责、依法治贪,前期成果很难获得制度保障。
纪检监察系统在十八大后地位凸显,权力扩大,类垂直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看点5 人事调整
或从候补委员中递补新委员
根据党章规定,开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由中央政治局作出处理决定,待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从前几届看,审议中纪委对落马中央委员及中央候补委员的审查报告也是四中全会的固定议题。所以,此前被宣布“双开”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将在四中全会予以追认、确认。正式开除违法违纪中央委员后,中央一般会从候补委员中递补新的委员,以保证中央委员的名额数量。此外,一些重要部门的人事调整或许能从此次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调整中看出端倪。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