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看似风光,其实目前的境况相当尴尬,因为转售价格过高等原因,让虚拟运营商难以通过低价吸引用户,而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特色服务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日前,在上海的举行的2014年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记者注意到,19家虚拟运营商企业当中,只有蜗牛游戏、乐语通讯和天音等公司参展,这着实让人疑惑。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虚拟运营商本来以为可以通过低价甚至免费吸引用户,以提高自己主营业务的收入,这样即使在虚拟运营商上不挣钱甚至赔钱,也可以通过主营业务进行补贴,但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一想法并不容易。
打不起的价格战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通过低价甚至免费的宣传,已经把用户培养为对价格敏感的群体。但这次虚拟运营商似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拿到牌照不久之后,许多虚拟运营商对外宣称,对资费低价甚至免费。但是随着虚拟运营商170号段的陆续放号,其公布资费标准让用户失望。
例如,虚拟运营商话机世界最早公布了9档套餐资费,最低29.9元/月,含80M数据流量和80分钟语音通话,最高399.9元/月含3500M流量和1000分钟语音。其中59.9元档套餐包含260M流量和100分钟语音通信,与中国移动58元4G上网套餐500M流量和50分钟通话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另一家虚拟运营商阿里通信公布的资费标准也被用户吐槽。主打语音、短信和上网均折算成流量计费,收费标准0.125元/M到0.2元/M。套餐外的1元加油包,等于5M流量、6.6分钟国内通话和10条短信。
相比之下,中国移动4G资费折合每M流量约5分钱,中国联通4G/3G一体化套餐折每M流量约6分钱。因此阿里通信的套餐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不过,这些资费标准还是满足了一部分低资费用户的需求,而且打破了传统运营商的套餐设计传统,摒弃复杂化的套餐设计。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阿里通信资费设计的评价是,有创新没惊喜。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受到基础运营商转售“批发价”过高影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虚拟运营商负责人曾对记者直言,因为转售价格是去年谈判的,但今年以来运营商在资费上做了大幅下降,造成目前虚拟运营商拿到转售价格都比传统运营商的市场零售价格高,如果这时再按照以前的价格进行显然是不合适的。
发力细分市场
既然价格战打不了,虚拟运营商只能靠特色服务取胜。而这也是大部分业内人士给虚拟运营商指出的道路。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邹学勇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虚拟运营商应该通过虚拟运营商掌握移动互联网入口,将企业自身带到其中,通过资费套餐创新和叠加不同业务能力,在细分市场发力,而不是与传统运营商争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