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梦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从9月1日起正式施行,强调各级政府要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作为我省最早实现对市民开放的机关食堂之一,省委机关食堂早已成为附近居民吃饭的首选地。
机关食堂对普通老百姓而言,长期有种“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只可远观难以亲近,甚至引发其享有特殊福利的种种猜想。而根据本月开始实施的《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越来越多的机关食堂将变身“社会食堂”,放下身段、敞开大门向市民开放,这无疑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其一,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措施,有利于去掉机关食堂身上笼罩的“神秘”光环,为群众打开方便之门,让老百姓也有机会尝尝“公家饭”,享受到安全、卫生、实惠的餐饮服务。同时,这一“亲民”举措可以拉近百姓与党政机关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了解。说到底,“人民公仆”们的伙食,人民当然也可以吃。
其二,机关食堂社会化,可以增加食堂收入,促使其在市场化条件下参与竞争,展开多元化经营,在百姓的监督下提升服务质量,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以仁致富、和则义达。机关食堂去“蹭饭”,为民服务,与民同乐,实乃一举多得、皆大欢喜之举。
原标题:开放机关食堂一件“双赢”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