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品格
发布时间:2014-9-6 3:24:40   作者:佚名   点击: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之四

  央视正在热播的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收视率已经创造新高!

  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恢复高考的画面,许多人有共同的感受:“77年我也参加了高考”,平静的语气之下,却很快泛起波澜:“有几个关键细节,倒回来又听了听,每一句话,都会让人回到那个年代”!

  “1月2日,周恩来逝世;4月5日,天安门爆发四五运动;7月,邓小平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7月6日,朱德元帅逝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毛泽东逝世……”伴随画外音,1976年的一个雨夜为中国的那段历史拉开沉重的帷幕。

  这是一段13亿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一段永远无法忘记的艰难岁月,一段曾经激情澎湃的岁月,一段牵引我们和子孙后代正在身历繁盛与文明的年代。

  “邓小平“三个字的背后,是三起三落的传奇故事,也是现代中国波澜起伏的家国命运,更是折射了远大理想和崇高品格!

  从80年代末的《百色起义》,到90年代的《大决战》之《淮海战役》《浴血太行》,以及《大转折》之《鏖战鲁西南》《挺进大别山》,《大进军》,一直到本世纪初100年诞辰的《我的法兰西岁月》《邓小平1928》,众多的影视作品都在纪念这个被《纽约时报》点评为“政治奇才”的老人,但故事再现的,都是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以及他个人生活的少量片段,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这部筹拍数年,长达40集的《历史转折时期的邓小平》为我们带来了无数个第一:第一次长达1976-1984年的时间跨度,第一次将邓小平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重叠,第一次在在国家命运的宏大叙事中,展示了邓小平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丰富的内心情感。也再一次,深入地展现了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政治情怀。

  面对“四人帮”的迫害,他说:“邪不压正,“四人帮”搞不垮中国共产党,这个信念,我们全家都要坚定不移”;

  面对西方的质疑,他坚定:“要让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最终相信,最终靠的是我们国家的发展”;

  面对苏联解体,他清醒地意识到绝不能重蹈覆辙:“中国需要长期的和平来

  实现真正义上的现代化”;

  面对先进的发达国家,他开明自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还是回到那个雨夜。最忘不了的,是他始终坚定如炬的目光。

  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历经磨难的国人,乃至全世界都在瞩目:中国向何处去?

  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情切切,平静的表情背后是内心的巨大波澜。他深知十年动乱后的中国底子薄、人多、耕地少,吃饭就业教育都成问题。但他坚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抓得住抓得稳”,四个现代化一定能实现!这是他的理想信念,更是他崇高的政治情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从国情出发,不盲从于任何外来的声音,从否定“两个凡是”,实现思想大解放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没有恢弘的音乐,没有义正词严的台词,没有脸谱化的表演,无论是访日新干线上的触动、宝钢项目决策的果断、恢复高考时机的选择,还是为陶铸等人平反的艰难、以及中美建交的重大外交胜利,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推动中国前进的历史瞬间,看到一个说着四川方言,偶尔开着玩笑却始终殚精极虑的老人,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凝聚人心的讨论,一个个若有所思的眼神,还有总是那么坚定的背影……而13亿中国人的生活中,开始有了喜悦、笑脸,活跃的市场、中西方的经典书籍、手机、彩电、裙裾飘飘的时装、股票、汽车、旅行……

  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

  人们由衷地怀念这位老人,这位真诚、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守护者、实践者、开拓者。

  西方人惊叹于他敏锐的洞察力,高瞻远瞩的眼光,称他是“政治奇才”,而他所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证实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他把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带出混乱、贫穷,带入新的方向。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东方的奇迹。

  前苏联有位著名政治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非常赞同邓小平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不能不顾本国国情而盲目草率照搬外国模式。因为照搬他国模式不可能带来成功,最后只会变成中国的“共产主义大跃进”或俄罗斯前几年的“资本主义大跃进”。这也并不是说不能吸收其它国家好的经验。正好相反,开放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其他国家好的经验。在我看来,邓小平及其继承者的主要功绩在于他们能够在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评价:他那勇往直前的坚强决心和绝对的自信都给我留下了一次比一次深刻的印象,而且每次我对他的印象都由于他领导的国家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进一步加强。

  今天,中国再次进入改革元年,这位睿智的老人留给我们的政治财富,仍然在这片大地生生不息地演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黄琳

  原标题:邓小平同志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品格

上一篇:用亮点凸显实事求是的灵魂精髓
下一篇:政治勇气的精彩书写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