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话澄清一场争论
孔昕
我深深感到,我们能够取得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应当归功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毛主席生前不仅一再地严厉批判“四人帮”,并对解决“四人帮”的问题作了战略部署。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讲过刘邦看出吕后想篡权的故事,还说:“江青有野心”,“我死了以后,她会闹事。”这就非常尖锐、明确地告诫我们,要警惕“四人帮”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毛主席生前作出的人事安排,更是有效地预防了“四人帮”的反革命复辟。粉碎“四人帮”,正是遵照毛主席的部署,实现毛主席的遗愿。
——摘自1976年12月28日华国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
“四人帮”是毛主席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七日在政治局会议上讲的。我们清除“四害”,这不是政治局少数人的想法,也不是我们临时的决定,而是毛主席生前想解决而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我们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
——摘自1976年10月7日叶剑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是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一集中的一句台词。电视剧播出后,这句台词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议论。有人指出,这是编剧借华国锋之口故意歪曲历史真相,变相表达个人政治观点,并以此为借口呼吁立即停播这部电视剧。也有一些教授,对这句话提出疑议,旁征博引,指责编剧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篡改历史事实。
8月14日,该剧总编剧龙平平在回答记者对这个问题的提问时明确指出,电视剧中华国锋同志的这句台词是有史料根据的,并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华国锋同志讲这句话是合情合理的”。由于龙平平当时并没有明确地提供这句台词的准确出处,一些人又对此议论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
现在,经同意,笔者将这句台词的准确出处提供如下:
我深深感到,我们能够取得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应当归功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毛主席生前不仅一再地严厉批判“四人帮”,并对解决“四人帮”的问题作了战略部署。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讲过刘邦看出吕后想篡权的故事,还说:“江青有野心”,“我死了以后,她会闹事。”这就非常尖锐、明确地告诫我们,要警惕“四人帮”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毛主席生前作出的人事安排,更是有效地预防了“四人帮”的反革命复辟。粉碎“四人帮”,正是遵照毛主席的部署,实现毛主席的遗愿。
——摘自1976年12月28日华国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
“四人帮”是毛主席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七日在政治局会议上讲的。我们清除“四害”,这不是政治局少数人的想法,也不是我们临时的决定,而是毛主席生前想解决而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我们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
——摘自1976年10月7日叶剑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华国锋同志和叶剑英同志的这两段话表明,“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句台词是有准确史料依据的,并非编剧的杜撰,更不是编剧要故意以此歪曲历史,表达个人的政治倾向。
在当时的情况下,华国锋同志和叶剑英同志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是观众热议的又一个问题。
众所周知,粉碎“四人帮”是党内一次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毛主席逝世以后,“四人帮”处心积虑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情况十分危急。用什么方式干净利落地解决“四人帮”问题,是困扰当时中央领导层的难题。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的吴德曾回忆说:
华国锋、李先念和我分析和估计了当时党中央委员会成员的情况。我们认识到:在政治局开会投票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我们有把握;但在中央委员会投票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我们没有把握。“十大”选举中央委员时,“四人帮”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把许多属于他们帮派的人和造反派的头头塞进了中央委员会,如果召开中央委员会,在会上投票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是要冒风险的,采取隔离审查的办法才是上策。
华国锋后来也说: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对他们采取非常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宣传舆论部门都被他们控制了,还有上海一伙反党分子已经发了大批枪炮,为了避免流血伤亡,稳定全国局势,被迫采取特殊手段。这是正常情况下绝不可采取的办法。
所以,叶剑英说:
这次拘捕“四人帮”,是在特殊的时候不得不采取的特殊的手段。这将是我们党的历史上最后一次采用这样的特殊的手段。
显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华国锋只有借助毛主席的影响力才能说明“特殊手段”的合法性,才能将一些态度不明朗的政治局委员争取过来。正因为如此,在10月6日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首先就强调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实际上,华国锋说这些话,并且列举了许多毛主席批评“四人帮”、说要解决“四人帮”问题的话,也就是要强调粉碎“四人帮”并非他的个人行为,而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因而这个行动是合法的。
正是借助于毛主席的权威,强调“毛主席生前的部署”,师出有名,为粉碎“四人帮”行动的合法性作了注解,才减轻了“特殊手段”带来的政治压力,取得了与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拥护和支持,并“一致通过由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待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予以追认)的决议”。
电视剧中华国锋说粉碎“四人帮”是根据毛主席生前的部署,符合历史逻辑和人物的立场、身份。换句话说,毛主席生前究竟有没有部署粉碎“四人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组织领导粉碎“四人帮”的华国锋,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他当时必须说这句话,这与事实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粉碎“四人帮”究竟是不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本是一个可以探讨、考证的学术问题,据笔者所知,总编剧本人也并不赞成这个观点。但如果华国锋不强调“毛主席生前的部署”,那么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中,粉碎“四人帮”的正义行为会因为缺少最直接、最有力的理论支持而削弱其合法性,在尚不完全明朗的政治形势下,无疑增加了风险。
另外,这句话的妙用不仅在于让华国锋为粉碎“四人帮”的行为找到了依据,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刻画了华国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为他日后提出“两个凡是”做了铺垫,也为后来的剧情发展埋下了非常必要的、恰当的伏笔。
因此,在10月6日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说“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他当时只能也必然要这样说,并不是编剧所要强调或者强加给他的一种观点。“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论出于何种原因,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这一行为本身就具有不可辩驳的历史正当性,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让人莫名其妙的是,这样一个十分简单明了的编剧技巧问题,竟让某些自以为精明过人、学识渊博的教授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思,煞有介事地评头论足,用一些惊世骇俗、耸人听闻的语言到处散布歪理邪说,远超出了对电视剧的正常艺术评价和讨论。纠缠于这句台词,不是故意曲解,张冠李戴,就是不学无术,胡搅蛮缠。为什么这些人要指桑骂槐,混淆视听,攻击编剧歪曲历史?这样做,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呢?很显然,他们并不是从艺术上来欣赏、评价一部反映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史诗;他们更不是要探究历史真相,他们没有去研究甚至根本不懂那段历史。他们无非是想哗众取宠,把水搅浑,煽动人心,通过攻击这部电视剧,影射现实,否定改革开放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光辉业绩,否定邓小平同志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然而,正如总编剧龙平平所说“其实不必过多猜测,这只是真实地表现了历史”。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并没有这些人欲语还休的所谓“政治隐喻”,也由不得他们别有用心地过度解读,相反,这部电视剧是一部改革开放的英雄谱,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通俗性文艺作品。它的热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领袖的怀念和爱戴,对于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关注和思考。电视剧深刻诠释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奋力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资料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