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周锟: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的六大精神品质
发布时间:2014-9-2 13:01:54   作者:佚名   点击:

由“北方谈话”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的六大精神品质

周锟

  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一生的伟大功绩,尤其提出了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的六大精神品质,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时代感,给人以深深启迪。

  适逢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这两日的剧情正在着力展现著名的“北方谈话”。结合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的事实,可以更清晰地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的六大精神品质。

  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正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北方谈话”发表在1978年9月,是在历史转折之前,国家未来尚不明朗,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同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方兴未艾,邓小平在此时发表“北方谈话”,实际上是一次伟大的破题,破的正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之题,为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

  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反复谈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比如电视剧中的一个重要情节,邓小平在吉林长春发表讲话,明确提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慢,那就没有优越性,这是最大的政治,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这实际上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为了贯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好体现,也是邓小平一生无比坚定信念的缩影。

  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正是“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的充分体现。如同电视剧中展现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邓小平走入了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中吸取营养,向群众表达心声,通过唤起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历史转折。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振聋发聩地指出:“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尽管当时国内媒体并没有对邓小平此行做详细报道,但是这些话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国,并且直接发挥政治作用,可见其多么深入人心。

  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他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中想着的就是最广大人民。”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正是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正是遵循“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在听取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王恩茂汇报后进行了一番精辟的谈话,这在电视剧中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邓小平谈道:“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从实际出发,把实践经验加以概括。不论搞农业,搞工业,搞科学研究,搞现代化,都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这段话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求真务实精神。

  剧中还有邓小平在大庆视察的情节,主要表现了他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容,实际上,在“北方谈话”中,关于学大庆中、学大寨中的实事求是问题,邓小平谈得更加具体:“学大庆、学大寨要实事求是,学它们的基本经验,如大寨的苦干精神、科学态度。大寨有些东西不能学,也不可能学。比如评工记分,它一年搞一次,全国其他人民公社、大队就不可能这样做。取消集贸市场也不能学,自留地完全取消也不能学,小自由完全没有了也不能学。全国调整农业经济政策,好多地方要恢复小自由,这也是实事求是。所有在一个县工作、在一个公社工作的同志,都要根据一个县、一个公社的条件,在大队工作的同志也要根据一个大队的条件,搞好工作。要鼓励哪怕是一个生产大队、一个生产队都要很好地思考,根据自己的条件思考怎样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总产量,还有技术方面、多种经营方面,哪些该搞的还没有搞,怎么搞。这样,发展就快了。搞得好的,国家不要挖它的,而且要给予奖励。这样鼓励它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提高生产能力。总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这些谈话中,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特点显露无疑。

  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正是要“开拓创新”,“打开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1978年的历史转折,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依靠强大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实现的伟大突破。“北方谈话”是实现历史转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映了邓小平“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

  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讲了很多新话,强调了开拓创新的重要性:“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总之,实事求是,开动脑筋,要来一个革命。”

  邓小平论述这一问题时,结合的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如何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问题,并且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他说:“怎么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两个凡是’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中央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嘛!毛泽东思想也要发展嘛!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

  当时,“两个凡是”的束缚尚未被冲破,邓小平这样明确地提出开拓创新的重要性,展现了他强大的政治勇气,也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优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历史担当。

  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包含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北方谈话”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其直接推动了历史转折,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北方谈话”包含了许多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思路和新设计,其中很多思想火花迅速发展为后来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许多重大问题,在这里实现了破题,其理论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著。

  比如,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强调加强引进,在本溪视察时谈道:“现在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老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们在国内是比较好的,但是同发达国家比,还是落后的。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应当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在吉林听汇报时又说:“要引进人家的技术,就要学习人家的管理方法,完全按它的管理方式生产。”“对这样的企业,不要搞改良主义,要彻底革命。所有的引进,必须坚持这一点,否则就没有资格引进,我们就永远落后。”这种“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的观点,迅速发展为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邓小平同志“总是站在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又如,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明确批评“平均主义”。9月15日,他在黑龙江指出:“按劳分配政策很值得研究,不能搞平均主义。管理好的企业,工资待遇应该不同。企业管理得好,为国家贡献大的,应给予奖励,刺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平均主义害处太大了。”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很快发展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有效地调动起全社会的积极性。

  可见,邓小平的“北方谈话”,不仅是突破禁区,开拓新局面的战斗檄文,也包含了丰富的顶层设计内容,充分体现了他“思想敏锐、目光远大,多谋善断、举要驭繁”的思想方法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堪称典范。

  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表达了“坦荡无私的博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的时候,距离他第三次复出仅有一年时间,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依然存在阻碍和压力,但是邓小平从未隐瞒自身观点,发表了观点鲜明、针砭时弊,触及国家发展基本问题的系列讲话,可以说,只为追求真理,丝毫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危得失。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呼,才能赢得人民赞誉。”邓小平以其真挚的态度、澎湃的感情,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在电视剧中,有许多经典台词中真诚地表达了他“公而忘私、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随着“北方谈话”精神被广泛传播,更彰显了邓小平的人格力量,也因此赢得了人民的广泛赞誉。

  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北方谈话”只是其中一瞬,但是窥斑知豹,邓小平“北方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样本,重温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加深刻地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讲话号召我们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的六大精神品质,不仅是准确、深刻的历史总结,更是迫切的现实要求。

  

上一篇:四川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地下管线建设
下一篇:周锟:邓小平为什么拒绝做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