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世界信用评级大会在京召开。世界信用评级集团国际顾问理事会主席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理事会成员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等学者专家与商界代表探讨了如何建立新型国际评级体系。
世界信用评级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在论坛上表示,举办此次评级论坛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人类社会并没有系统、科学地总结西方错误评级导致信用危机的教训,已被危机证明的错误评级依然在主导着国际资本流向。因此,导致危机的有增无减的信用泡沫极有可能将再次引发全球性信用危机。第二,诟病西方错误评级的声音还没有转化为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共识和行动。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完善全球评级治理机制亟待形成世界共识。第三,如何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战略布局中阻止错误评级的影响,人类社会目前尚未做好准备。
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被标普、穆迪和惠誉等“三大”评级机构所垄断。他们都是美国的机构,占据着世界96%的评级市场。现行的评级体系存在很多问题。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就表示,过去的事实表明他们对风险的评估是无效率不充分的,这些评级结果在金融危机中产生的是“顺周期”的效应。在危机发生前过高的评级结果产生了投机效果,而在危机发生后,为了维护这些评级机构的公信力,迅速调低评级又加速了下行趋势。德维尔潘说,亚洲信用体系需要革新未来信用评级中风险评估的方法,因为这应当由当今世界的债权国来评估他们自己的观点和选择。他表示,2015年一个全新的信用评级体系将成为欧亚大陆上实现发展、合作、和平的支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