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战绩,共售出3470万台手机,同比增长33%。随后,魅族也公布了自己上半年的销量,增长速度惊人。魅族表示,2015上半年,魅族手机销售890万台,同比增长540%。分析人员认为,魅族发展前景不会因为销量大增而变得光明起来,专攻手机令魅族沦为了经销商,或再一次错过发展机遇。
只是经销商
有业者表示,可以看出,魅族在扩充产品线之后,销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受限于产能,目前的量级和小米、华为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佳融分析人员指出,虽然魅族销量增速很快,而小米表现则不如预期,但两者的发展质量已缺乏可比性。小米已向服务商转型,而魅族仍停留在硬件经销商的状态。
日前,贾跃亭在发布会现场公布了乐1和乐1 Pro的量产整机成本,包括主芯片、Memory、射频模块、多媒体模块、结构件、包装及配件、材料及制造、软件及专利、物流售后等。分析人员表示,这意味着乐视为整个行业重新划定了价格底线,利润被后移至下游关联产业。
在手机硬件零利润销售甚至孕育着捆绑式免费营销趋势的竞争环境中,魅族依靠价格战获取的市场份额到底意义何在?目前看来,可以明确的只是有助于普及阿里的服务系统。小米布局智能家居要做平台服务商,乐视可以卖内容,而专攻手机的魅族却似乎仍没有找到那头风口上的猪来拔羊毛。
同床异梦
2月9日,魅族科技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魅族5.9亿美元。与此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千万美元。这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战略投资者。而投资魅族也是阿里巴巴上市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
双方皆未透露阿里获取的具体股份比例,先有传言称为40%,后有说法为10%,未有定论。但阿里获得了第二大股东的地位,应该可以确定。魅族科技总裁白永祥表示:“此次引入战略投资将给魅族智能手机及智能生态圈的快速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不过,分析人员则指出:事实上,与阿里的战略合作,对魅族而言并非美事。阿里的入股虽然实现了魅族急需的融资,但也摊薄了魅族团队的股份。而与魅族经营模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阿里全面出击四处伸手无所不可涉猎。因此,阿里显然最希望的是,魅族尽可能扩大手机产能和市场份额,而不是丰富品类。即使阿里不会对魅族丰富品类的尝试进行阻挠,也很难指望会得到其大力支持。
错失机遇
阿里投资魅族的获益方式已经确定,魅族自己图的又是什么呢?做纯粹的手机经销商,毫无前途可言。做阿里的移动端供应商,结果只能是不断烧钱不断融资,股本不断被稀释,最终被吞并消化后沦为其生态布局中的一枚棋子。分析人员表示,就产业整合角度而言,这个结局并非坏事。而从公司发展以及创始人理想而言,却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最新的一个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9%,下滑到了25%,从近三成降低到了四分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总体市场开始萎缩,这将让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魅族自2008年便开始研发智能手机,并率先尝试互联网营销模式,却受创始人黄章的发展思路局限,错失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黄金时代,让小米后来居上抢得先发红利。分析人员表示,而今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业界生态再次发生质变。手机作为智能设备的信息服务工具,盈利方式被捆绑后置,如果不及早布局相关产业,将丧失兑现利益的主动权,待遇甚至可能还不如代工企业。就魅族目前状态而言,大势上已然落伍。
科技生活在线首席评论员江炜点评:互联网企业可以烧钱,可以暂时不盈利,但要明晰未来实现盈利的方向。即使眼下只是要努力地扩张用户规模,也要搞清楚这些用户最终将消费谁家的服务。就目前而言,魅族似乎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