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商讯 > 内容

公交卡暗藏猫儿腻 押金两年半“磨”光
发布时间:2015-7-8 21:47:17   作者:张海洋   点击:

    手中的公交卡“完好无损”,退卡时竟被扣掉“磨损费”,直至公交卡押金全部扣完。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公益性垄断企业,一些城市的公交卡企业打着折旧费、维护费、磨损费等各种名目变相收费,“蚕食”着公交卡押金,让押金“有去无回”。

    小小一张卡背后藏着什么猫儿腻?公交卡押金为啥成为“唐僧肉”?

    每月“磨”1元 押金一分不剩

    “押金不能全退给你,要扣掉每个月1元的磨损费。”在南京工作多年的马先生即将到外地工作,他在地铁站退还公交卡“金陵通”,想要取回30元押金时,却被告知要扣除“磨损费”。

    不少市民和马先生一样,在办卡时对“磨损费”并不知情,不退卡不会遭遇此事。记者在南京大多数地铁站采访发现,办卡时工作人员只是询问办记名卡还是不记名卡,并未告知“磨损费”相关事项。

    记者查询到2014年7月1日实施的《金陵通记名卡办理章程》中规定:卡有弯、折、裂、破等或其他人为损坏的,不退卡押金。而第十二条指出:交纳押金的卡外观及性能完好的,卡押金在扣除磨损费后退还,磨损费自购买月起按1元/月计算,最高30元封顶。“也就是说,两年半之后退卡,押金一分钱也拿不到了。”许多市民质疑这样藏着掖着收“磨损费”是否合理。“收取‘磨损费’没有法律依据。好比你去饭店吃饭,还要付餐具的磨损费吗?”北京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宇律师指出,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法规支持“磨损费”的合理性。“押金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交易安全,其所有权并没有改变,在双方法律关系不存在且无其他纠纷后,押金应予以退还。”

    三因素促“磨损费”横行

    其一,借口成本压力。在许多城市,公交卡的使用领域已从公交、地铁拓展到超市、停车场等多个小额消费领域,这些公益项目都需要投入。南京市市民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涉及重新更改数据库、二次销售以及可能引发的客服矛盾,旧卡不能重复利用,退卡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所以收取折旧费以平衡。

    其二,打法律擦边球。根据2001年颁布的《集成电路卡应用和收费管理办法》,事业单位提供经营性业务或具有行业垄断性质的企业提供生产经营业务,推广使用IC卡所需费用,通过对用户的业务价格补偿,不得向用户单独收取费用。为控制发行费用,对不单独收费的IC卡,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向用户收取押金。实际上是“拐着弯儿”收费。

    其三,凸显监管漏洞。对于收取“磨损费”的行为,相关部门大多采取的是认可或默认的态度。此外,南京物价部门2002年的批复指出,当时的空卡成本为26.72元。据公交卡合作单位相关人员透露,制作成本近年来已有下降。“本身收30元中间的利润就越来越大,但相关部门并没有调整政策。”

    对变相收费说“不”

    许多市民表示,虽然不满收取“磨损费”的规定,但少有人有精力去计较这些,“磨损费”就这样成为市民们习以为常的“不应承受之费”。

    南京市民卡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对于退卡该收多少折旧费,他们也准备广听民意,采取一个企业、市民都能承受的标准,减少这方面的矛盾,又能防止恶意退卡。

    专家指出,公交卡“磨损费”应该在运营企业间的经营活动中解决,不应“雁过拔毛”。在北京等城市,退卡就没有折旧费这一说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利用押金收取“磨损费”既是变相逐利,又是故意模糊公众视线的“障眼法”。

    虽是区区一件小事,却“磨耗”着公众对公益性企业的信任,相关部门要积极监管,谨防押金沦为部分人利益的“小灶”。

    业内人士还指出,公交卡押金收取多少、利息如何,资金怎么运营,都应该公开透明,更要建立一个畅通的渠道,让市民对此进行监督。

    新华社记者 潘晔 聂可

上一篇:网贷平台发数据:13秒填完身份证号的人信用最好
下一篇:金立群候任亚投行行长 多国角逐高层席位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