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走进小平家乡广安看变化:追求幸福的GDP
发布时间:2014-8-21 21:12:03   作者:佚名   点击:

  ——走进小平家乡广安看变化(下)

  本报记者 李龙俊 陈君

  “再也不用担心泥石流冲毁房子了!”8月11日上午,广安大雨,距邓小平故居约4公里远的协兴镇果山幸福美丽新村,刚从山沟里老屋搬进新居的熊素兰,执意邀请记者进屋看看:两层小楼共168平方米,四室两厅两卫一厨,带车库。新材料建成的房屋防震、防火、冬暖夏凉。今昔对比,熊素兰高兴得合不拢嘴。

  “发展GDP,要充满幸福的味道!”提速发展中的广安,改善民生被摆在重要位置。据统计,2013年,广安用于民生事业的支出达到114.3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同比增加近2个百分点,首次突破70%。

  城乡之变:房更好、就业路更宽

  乡村小洋楼、咖啡厅、健身设施、卫生室、停车场等一应俱全,武胜县甜橙旅游新村,在桔子酒店上班的陈艳感叹环境变化前所未有。

  房屋等硬件升级了,民生就改善了吗?广安主政者认为,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前锋区岳庙村村支书王永生看来,首先新房不能住得太贵。“村上提出统规统建、统规共建、统规自建三种方式,我们全部选择了统规自建。”虽然时间过去得有点久了,但72岁的岳庙村村民夏孝银一口气就说出了当初建房时的三种选择。统规自建,自己出工出力,成本大幅下降,加上装修买家具等,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一共花了21万元,夏孝银没背一分钱的债。

  装修完新家后,熊素兰准备发展家庭旅馆。“接待一两桌人肯定没问题。”

  据协兴镇镇长杨治钊介绍,果山幸福美丽新村将打造成为集宜居宜商、产业观光、采摘体验、度假购物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

  新村建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产业和新村相融发展。果山幸福美丽新村并不是个例,目前广安已在全市“复制”了59个,示范建设新型房屋2800套。

  高新产业、旅游业等发展,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通过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新格局,广安引进了大批高新产业项目,创造出更多、更稳定的就业岗位,改变了150万广安人“孔雀东南飞”打工的局面。

  与此同时,广安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重点民生工程;全域推进秦巴山区连片开发试点,12.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加快建设与广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保体系,确保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基本生活有保障。

  民生优先,指标背后有“硬杠杠”

  “作为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广安在改革发展上要走在前列,民生改善更要一马当先。”在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看来,感恩伟人,最重要的是办好民生大事。但面对经济基础薄弱、财力并不雄厚的现实,又该怎么办?

  开源节流,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广安确保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加大对民生领域的倾斜;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年初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压缩2%,压缩资金全部用于民生领域。一增一减,2013年广安用于民生事业的支出达114.3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同比增加近2个百分点,首次突破70%。

  好钢用在刀刃上。每年10月初,广安市、县两级民生工程项目信息收集员就深入乡村、社区等展开走访,了解、收集群众最迫切的民生愿望。各级政府网站开通民生工程征集专栏,建立QQ群和微信群,征集下一年度实施项目。

  民生工程一旦敲定,建设进度有“硬杠杠”——当年实施,当年完成。

  8月7日,前锋区室外温度达39℃,该区农业局局长吴念平和同事一道冒着酷暑查看所负责的省定民生工程高标准农田实施情况。这已是吴念平连续3天下基层,“7月份,建设欠进度33.3%,必须抓紧”。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广安市惠民办每两月就到区县抽查督导。前锋区等则公开“晒”工程实施进度,接受群众监督。

 [1]  [2] 下一页

上一篇:邓氏家风传三代:学习爸爸“无私才能无畏”的崇高品德
下一篇:四川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前7月促成交易2890亿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