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成)如何让灾区老百姓能够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以及做好受灾群众的帮扶支援工作?在灾后重建村镇、村舍的规划选址方面,国土部门如何处理和化解地质灾害,包括恢复重建当中,国土部门的工作推进情况如何?
12月11日,在“金色热线”年终特别节目中,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李永祥向市民介绍了有关灾区重建中国土资源工作的情况。
在村镇建设中,国土资源部门肩负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众多工作的重任。李永祥向大家介绍说,在恢复重建中,国土部门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中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今年的5月份一直到10月份几次地震,我们要求相关的部门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加强对整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就是在集中安置点,要求是要避开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李永祥介绍说。
李永祥介绍,由于云南省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重建工作选到一块平坝地区,特别难。因此只能差中选好,好中选优。选一个很宽敞很好的平地,对于云南的省情地貌来说不可能的。
第二阶段,李永祥介绍说,除了集中安置点要求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灾区老百姓可能更关心的是分散建房,分散安置选址问题。从今年开始省国土资源厅在全国首创,针对次生地质灾害防范的技术包保,提出四包四保。
“老百姓在分散安置单独建房时,选址的时候就看是否有地质灾害隐患?是否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类似的灾害?依靠次生灾害包保单位,省国土资源厅鲁甸灾区、景谷灾区都有专门的地质队,依靠专家队伍帮助他们选址。”
而在地质灾害的检测预警、预报方面,李永祥也解释了当前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难点,李永祥说:“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问题也比较复杂,地质灾害发生前应该说都有一些征兆,但原因比较多。”首先就我省情况而言,地质灾害激发的因素一个是地震,一个是降雨,这是当前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包括我们从鲁甸地震、景谷地震,这几次地震以后,鲁甸和景谷总共增加了800多处隐患点,其中景谷增加了110个,鲁甸增加了700个,最主要是这两个因素。”李永祥说。
因此,面对那么多的隐患点,国土部门也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提升我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李永祥补充道: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专门下发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这是一个依据。第二,我省2010年10月份下发文件《省政府关于加强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就是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省政府的《意见》,以及相关规划,再加上去年我省向国务院争取到的把我省作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省,纳入到国家大的预防监测体系中,我们得到的支持力度更大。
相关报道:
鲁甸地震灾区救助生活期调为6个月 云南省民政厅为灾民如何安全温暖过冬答疑解惑
地震灾区灾民补助难建房?云南省民政厅:冬春救助资金来帮忙?
云南省地震局专家解释地震预警原理 减灾效果有限不可夸大
云南省地震局:地震波不仅造成灾害 更是了解地下世界的工具
云南省住建厅抗震安居工程:9年各级部门共投入补贴130亿元
地处八条地震带如坐火山口 灾区建新房省住建厅免费送建设图纸
云南省民政厅2014年抽查违规经营性公墓7家
云南省民政厅2013年核查低保三百多万人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