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成)12月11日,“金色热线”年终特别节目请来了云南省地震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相关的领导,围绕如何确保灾区百姓温暖过冬的话题,结合我省实际,和在线网民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在节目中,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汪巡对群众关心的灾区住房保障建设工作回答了相关问题。
一位打入现场热线的群众反映称,大姚7.21地震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每户受灾民众都领取到了2万元进行恢复重建。但对于仍住在危房的受灾群众而言,2万元的补助难以完全进行恢复重建,因此咨询住建部门是否有相应的补助来提供帮助。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汪巡对这样的情况非常关注,他介绍说,如今不仅省里是这种情况,全国实际上也有同样的情况。云南省抗震安居工作从2006年开始,早于全国的2009年。到目前为止,国家和省级部门共投入130亿进行补贴,受益人口达到了1300万。补助标准从2006年开始,住建部门经过两到三次的提高。“目前最高的补助在边境的、最为贫困的农户是3万多元,在内地的一般农户是1万。”汪巡说。
而针对大姚的补助标准,汪巡介绍,由于大姚刚处于中间地区,属于内地的贫困县,相应的补助大概在1.5万到1.8万左右。“用这么点钱来做事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事,住建厅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包括对确实没有能力进行拆除重建了,采取措施来进行局部抗震加固,提供必要的支撑。”汪巡说。
而加固工作是否需要灾民们自掏腰包?汪巡介绍说,目前抗震加固的标准每年都会发生变动,大约在2000元—5000元左右。“用2000元—5000元对一般的农户进行简单的局部抗震加固,应该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确实在大灾面前,想依靠这个措施来防震,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汪巡说。
大姚灾民所领取都的1.8万元,属于全国统一的危房改造资金。在灾民的恢复重建过程中,这一笔救灾资金需要进行申报申请。汪巡解释道:“我们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非常明确的程序进行申报和申请,首先村民提出申请,然后在村里面进行讨论,然后公示,报镇和县批准以后,这个钱就可以下去了。”
但与此同时,资金的补助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就包括云南的危房数量在全国较多,以今年为例,国家对我省的危房改造资金支持数量为19.2万户,但目前尚未改造的危房是200万以上,因此其中的数量差距非常明显。
相关报道:
鲁甸地震灾区救助生活期调为6个月 云南省民政厅为灾民如何安全温暖过冬答疑解惑
地震灾区灾民补助难建房?云南省民政厅:冬春救助资金来帮忙?
云南省地震局专家解释地震预警原理 减灾效果有限不可夸大
云南省地震局:地震波不仅造成灾害 更是了解地下世界的工具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地震、降雨成我省地质灾害激发两大因素
地处八条地震带如坐火山口 灾区建新房省住建厅免费送建设图纸
云南省民政厅2014年抽查违规经营性公墓7家
云南省民政厅2013年核查低保三百多万人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