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境外机构布局的加快,五大行积极拓宽境外业务发展领域,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一方面,坚持服务于中国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完善全球服务网络,使境外机构布局与我国贸易投资格局更加匹配;另一方面,坚持本土化发展方向,积极参与所在国经济建设,服务好中国与所在国贸易及投资往来,实现自身发展的本土化、主流化。
本报见习记者王好强2014年12月1日,随着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的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上新台阶。五大行成为多个币种直接交易的做市商,意味着海外业务的拓展不断走向深入,全球化推进的节奏进一步提速。
今年以来,随着海外人民币清算行的不断获批和人民币与多国货币直接交易的陆续启动,五大行海外业务发展强劲,本地化进程明显加快,经营特色也逐渐凸显。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入,五大行综合化、全球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境内外联动的平台优势逐步显现,跨境人民币业务正成为五大行国际化的新名片。
境外战略:本地化+差异化
今年以来,随着境外机构布局的加快,五大行积极拓宽境外业务发展领域,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一方面,坚持服务于中国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完善全球服务网络,使境外机构布局与我国贸易投资格局更加匹配;另一方面,坚持本土化发展方向,积极参与所在国经济建设,服务好中国与所在国贸易及投资往来,实现自身发展的本土化、主流化。
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五大行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走势和方向,不断加大“走出去”产品线的纵深推进力度,努力实现支持“走出去”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对接,形成了与国外银行注重传统本地业务相对比的差异化经营定位。据了解,截至2014年6月末,工行为“走出去”项目提供的融资支持已达220亿美元,帮助国内企业走向全球五大洲的46个国家,涵盖电力、电信、交通、建筑、油气、煤炭、金属矿产、新能源、制造业等数十个“走出去”行业。
与此同时,境内外联动成为今年以来五大行全球化运营的新特色。工行积极推动境外资产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发挥集团内外联动优势,提升资产管理产品线的全球服务能力。中行则通过强化总分行、海内外、部门间的穿透合作,增强集团联动协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流程、全方位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交行依托国际化、综合化的“双化联动”,整合境内外银行机构、子公司资源,重点支持了汽车、航空、重工等行业客户的跨境经营。
随着海外机构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境外拓展重点也由填补空白市场转移到推动境外机构本土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上。以工行为例,该行积极构建本地化的电子银行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已在境外的40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涵盖13种语言,搭建起了电子银行的境外服务网络。
综合化经营凸显平台优势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以服务“走出去”企业为基本策略,着力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扩大人民币境外影响力,形成企业“走出去”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双向循环。
但随着“走出去”企业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从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服务向多元化、综合化延伸,衍生出了巨大的公司金融、投行服务和金融中介的需求。因而,强化商业银行与多元化平台的联动,建立以综合化金融安排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提升境外业务竞争力和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我国银行业融入国际化的最优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以来,五大行在境外综合化金融服务上的能力不断提高。
工行运用“商行+投行”的理念,综合运用传统融资产品与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理财投资等新型服务,利用跨市场的业务平台发展跨境并购贷款,支持了五矿公司收购秘鲁铜矿、中海油公司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三峡公司收购葡萄牙电力等一系列中国企业在境外的重大并购项目,帮助“走出去”企业实现产业链调整和技术升级。此外,工行的全牌照运营也稳步推进,据了解,工行已在美国拥有了纽约分行、工银美国、工银金融三家机构,持有商业银行批发、零售业务和券商牌照,综合化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中行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行,通过与集团附属公司中银国际、中银证券等子公司的合作,对跨国公司的大宗商品期货类业务实现封闭式链条管理,给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风险的全流程监控。
交行在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结算与融资等传统联动业务基础上,发挥旗下交银租赁、交银国信以及交银施罗德等子公司的优势,拓展海外股权及债权融资、全球资金流动及资产负债配置、海外投资与并购支持、海外及跨境业务咨询等新兴跨境金融服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交行共办理联动业务421.49亿美元,同比增长8.41%。
突出业务重点打造海外中心
围绕跨境人民币、全球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重点业务,五大行不断强化重点产品线向海外的延伸,力求打造一批海外业务中心。
今年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成为五大行国际化发展的新亮点。五大行致力于将人民币业务优势从境内延展至境外,不断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目前已经形成了渠道多样、产品丰富、运营高效的跨境人民币业务经营平台。与此同时,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的不断设立,促进了海外市场人民币资金池的积累,有助于降低人民币资金交易成本,为客户多元化的人民币投融资创造了便利和机会。
据了解,自2009年以来,工行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的年平均增速超过200%。今年前三季度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累计近2.8万亿元,同比增幅超过80%。交行打造的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融元通”,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全方位一揽子跨境及海外人民币产品。截至9月末,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3529.43亿元,同比增长16.57%;境外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3271.72亿元,同比增长46.66%。
五大行全力拓展的全球现金管理业务,帮助国内跨国企业降低财务管理成本、防范资金运作风险和提高资金运作效益,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在做好企业跨境现金管理服务的同时,境外本土化现金管理服务能力也获得了快速提升。截至2014年6月末,工行的全球现金管理服务区域已延伸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现金管理签约客户超过4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