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正准备野放 大熊猫“新媛”死在山林中
发布时间:2014-12-7 13:12:43   作者:佚名   点击:

  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实习记者 李秀明

  核心提示

  “新媛”最后的日子

  ■11月18日,失联

  11月18日下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项目组成员报告当天没有见到大熊猫“新媛”,只见到它的母亲“龙欣”

  ■11月19日,定位

  项目组到培训圈周边搜寻检查和进行无线电定位,排除了“新媛”逃逸的可能性,当晚项目组决定启动应急方案

  ■11月20日,找到

  20日上午,项目组进入培训圈搜寻,于13:20发现“新媛”,但已无生命体征。

  12月5日晚,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发布官方消息,原计划野外放归的2岁大熊猫幼崽“新媛”因病意外死亡。消息称,11月20日,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的山林中找到“新媛”的尸体。12月3日,由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出具的报告显示,从新媛的脏器样品中分离出阿氏肠杆菌和大肠杆菌。研究中心判断,“新媛”死因是“疑似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几乎在同一时间,曾生活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熊坪保护站的大熊猫“坪坪”因抢救无效死亡(成都商报曾报道)。

  生前,

  和妈妈生活在野化培训基地

  12月5日19时4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官方微博账号“卧龙大熊猫网站”突然发布微博,称“大熊猫‘新媛’死亡。大熊猫‘新媛’,雌性,谱系号843,母亲龙欣,2012年7月28日出生于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于2014年11月20日死亡,死亡原因为疑似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当日21时56分,“卧龙大熊猫网站”再度发布微博,介绍了发现“新媛”死亡的经过:“2014年11月18日下午项目组成员报告当天没有见到大熊猫‘新媛’,只见到母兽‘龙欣’。19日项目组到培训圈周边搜寻检查和进行无线电定位,排除了‘新媛’逃逸的可能性,当晚项目组决定启动应急方案。20日上午项目组进入培训圈搜寻,于13:20发现‘新媛’,但已无生命体征。”

  死因,

  疑因呼吸道感染引起呼吸衰竭

  昨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公布了更详细的情况。工作人员在山林里搜寻到“新媛”尸体时,看到尸体轻度僵硬,皮毛干净、光滑,无外伤。解剖发现,她鼻腔有脓性分泌物,皮下脂肪少;胸腔有大量血色液体,约200毫升,肺脏淤血,肝脏、脾脏、肾脏呈蓝紫色,质地无异常,腹腔积液约2300毫升。消化道有较多蛔虫。“新媛”的主要病变见于肺脏和肾脏。研究中心采集各脏器样品送检,12月3日报告分离出阿氏肠杆菌和大肠杆菌,可致死小白鼠;未检测出常见大熊猫传染性病毒。

  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根据这些检测结果判断,“新媛”疑似致病菌感染引起呼吸道严重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死亡。

  “新媛”病故了,但和她一起生活在野化培训圈山林里的母亲“龙欣”目前健康。针对“新媛”死亡的情况,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第一时间对核桃坪野化放归基地相关大熊猫进行了隔离,开展疾病溯源排查,加强了圈养基地兽舍消毒。

  逃避,

  不愿放归,爬上树梢不肯下来

  大熊猫“新媛”和母亲“龙欣”一起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的山林里经历了2年多的生存训练。今年9月,专家论证,“新媛”在生境选择、觅食、躲避天敌行为等方面基本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研究中心计划今年11月让她和母亲一起在雅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过渡放归,然后离开适应圈独自在山林里生存。

  10月10日,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抬着铁笼子爬上山,来到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第二阶段野化培训圈。当工作人员穿上伪装熊猫服进入区域引诱“新媛”和妈妈“龙欣”进笼时,“新媛”的警惕性非常高,爬上树梢怎么也不肯下来,工作人员没辙。研究中心决定改变回捕计划,临时决定先回捕大熊猫“雪雪”,放归大自然。“雪雪”成为我国放归的第4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

  “新媛”和母亲继续待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野化培训圈里,放归计划推迟到12月,可没想到她再也没机会走向大自然了。

  新媛档案

  性别:雌性

  年龄:2岁多

  生日:2012年7月28日出生于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

  卒日:2014年11月20日

  死因:疑似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野放大熊猫是为了种族繁衍

  有网友质疑,在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为何在它失踪近两天后才找到遗体?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媛”所在的第二阶段野化培训圈,不是几十平方米的圈舍,而是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后山海拔2050米至2140米的山林,面积约4万平方米。工作人员要寻找大熊猫,得爬上山,借助无线电定位确定大致区域,然后悄悄搜索。

  其实,我国野放大熊猫曾经有过令人伤心的记忆。2006年4月28日,中国放归了第一只接受野化培训的雄性大熊猫“祥祥”,但放归不到一年,“祥祥”就不幸死亡。

  记者了解到,我国现有野生大熊猫1600只,圈养大熊猫300余只,初步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但野生大熊猫种群仍然面临巨大威胁: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严重,野生种群被分割为33个小种群,最小的种群不足10只大熊猫。这些小种群近亲繁殖严重,近期灭绝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有必要给这些区域的小种群增加个体,参与种群繁衍,这被科研人员称为“复壮”,也是大熊猫野化放归的初衷。将人工繁殖的大熊猫经过野化培训后放归野外,使其融入野生大熊猫种群,如果成功了,可以改善野生大熊猫遗传多样性,壮大濒危中的野外种群,实现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的稳定增长。

  此前放归的“淘淘”和“张想”的妈妈都来自于野外,有野外生存经验,而“雪雪”和“新媛”的妈妈均是在人工圈养环境下长大。

  坪坪档案

  年龄:3岁

  生日:不祥(它是野生大熊猫)

  卒日:2014年11月25日

  死因:死于低钠血症、败血症、手术段肠管出血性坏死等疾病。

  同一个月,野生大熊猫“坪坪”身亡

  无独有偶,在“新媛”死后的第五天,即11月25日,野生大熊猫“坪坪”因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诊断死于低钠血症、败血症、手术段肠管出血性坏死等疾病。11月17日,“坪坪”出现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熊坪保护站附近,部分肠子裸露在外,爬行一公里发出“咩咩”的声音求助。专家据受伤痕迹综合判断:这只三岁大熊猫,可能是在离开妈妈的首次远行中,被意外挂伤,而后忍痛翻越大山攀爬超1公里至保护站附近。当地医生对它进行了紧急手术后,坪坪被送往成都抢救,遗憾的是,坪坪最终没能挺过去。

  医生表示,坪坪至少半年食物摄入严重不足,严重营养不良导致重度低钠血症。即便手术,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原标题:正准备野放 大熊猫“新媛”死在山林中

上一篇:袁雅逊生平简介
下一篇:四川3.4万人参加艺考 考题浪漫:绘画樱桃散落花丛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