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国司婉靖
@华西都市报:“您好,我们是XX寿险公司工作人员,为了回馈客户,现向您赠送一份意外险……”相信有不少市民都曾接到过类似电话。能免费赠送保险增加保障固然是好,但也有不少市民担心是骗子的诈骗手段。这些赠送保险的事情是真的吗?
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赠送保险有关行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保监会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人身保险公司可以以促销或者公益事业为目的赠送人身保险,但不能赠送财产保险。所赠送的人身保险产品只能是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且保险期不能超过一年。
赠送保险期限和保费都有限制
近年来,不少人身险公司特别是新进入市场的公司,为了迅速扩大市场影响力、占领市场,也十分热衷于通过赠送保险这种手段。目前市场上,展开赠送保险活动的人寿险公司不在少数。
为了更加规范这一活动行为,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赠送保险有关行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保监会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人身保险公司可以以促销或者公益事业为目的赠送人身保险,但不能赠送财产保险。所赠送的人身保险产品只能是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且保险期不能超过一年。对每人每次所赠送保险的纯风险保费不能超过100元,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赠送保险不受此金额限制。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征求意见稿规定人身保险公司应向投保人出具纸质或电子保险单,如果赠送的人身保险是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还应经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
提防赠保“幌子”注意防止个人信息泄漏
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关心的就是接到赠送保险的类似的电话,该如何辨别真假呢?
如果接到此类的电话,消费者可以仔细查看来电是不是保险公司统一的呼出号码,也可以致电该保险公司的全国客服热线,问问是不是真有这样的赠送保险活动。如果消费者对赠送的保险产品感兴趣,应该认真了解保险公司所赠保险的保险责任、保额、保障期限、理赔手续以及被保险人、受益人如何确定等相关问题,考虑一下这份保险是否真为自己所需。在确定消费者需要赠送保险时,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要求消费者提供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但如果对方还要求提供银行账号、社保账号等,消费者就必须提高警惕了,因为这很可能是不法分子打着赠送保险的“幌子”,在套取个人敏感信息。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