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调查 > 内容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解读:空气质量规划期末全年达到二级天数大于330天
发布时间:2014-11-13 21:30:11   作者:佚名   点击: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解读十七

  空气质量:规划期末全年达到二级天数大于330天

  到规划期末,全区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区的目标。

  1.水污染控制

  水环境方面,按水体环境容量实施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到规划期末,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内的河流水体力争全面达到III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城市建成区内中水回用率达到30%。加强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有序推进城市初期雨水的收集和处理。限制化肥、农药使用,控制面源污染。开展流域污染物排放容量总量控制。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收集配套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标准。实施主要污染河流清淤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补水工程,开展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控制,提高水环境质量。

  2.大气污染综合控制

  大气环境方面,在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浓度控制。规划期末,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天府新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防治城市大气重点污染源。强化工业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建设;限制高能耗、重污染的各类产业进入天府新区,积极发展低能耗、轻污染或无污染的炉窑,逐步淘汰现有的各类高能耗、重污染的各类锅炉、炉窑。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推动车牌号码自动识别系统建设,严格实施在用车排气污染检测合格凭证管理,强化和提升在用车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控制在用车的污染排放。

  3.噪声污染控制

  声环境方面,环境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有明显改善。控制交通噪声。按噪声水平实行机动车分区限时通行管理;推广低噪路面及材料,强化交通噪声敏感点噪声综合防治措施,采取建设声屏障和建设防护林带等措施减轻噪声污染。防治工业噪声。新建工业企业应尽量远离医院、学校、居住区等敏感点。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加大对工业噪声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力度,限期治理不达标的工业企业噪声源,严格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监管社会噪声和施工噪声。加强对达标率低的重点时段和敏感区域的噪声控制,强化对商业网点、娱乐场所、饮食业户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管理,减少经营活动造成的噪声滋扰。严格建筑施工审批制度,强化建筑施工噪声监管。

  4.电磁污染防治

  加强无线电空域管理,合理规划各类无线电台、站的选址和通道,保护空域环境。在生活居住区禁止新增产生无线电干扰的射频装置。已建或确有必要建设的射频装置应采取控制电磁辐射污染的有效防护措施。城市建成区内无线电发信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得超过100瓦,并不得设置500瓦以上非通信电磁辐射设备。

  5.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到规划期末,天府新区城市建成区内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

  四川新闻网记者 董焦 陈淋 李丹

上一篇: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解读: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防洪按200年一遇设防
下一篇: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解读:文化休闲度假 五个特色旅游区七条精品旅游线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