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罗威 实习记者 王潇玉)对于治理滇池政府所投入的资金,是否真的实实在在的用到了实处,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政府投入滇池的资金到底值不值,投入的钱是大还是小,就这一问题,记着采访了长期从事环境保护与滇池治理研究的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张乃明。
张乃明表示,滇池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法规,经济技术,管理方式,公众环保意识等,都会对滇池的治理进程产生影响。如何正确看待湖泊污染治理投资,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首先,滇池本身的治理工作存在艰巨性,滇池流域的主要入湖补水河流普遍源近流短,自然生态补水量严重缺乏;其次,滇池本身处于城市下游,生产生活及城市地表径流污水一同排入滇池,无法实现100%截污;第三,滇池属于封闭性胡泊,不具备短时间大容量水体置换条件。但经过多年滇池的治理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这样的特定背景下,滇池水质并未继续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呈下降趋势,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用最少的钱去解决滇池污染问题当然是大家所希望的,张乃明教授也表示,在滇池的投资中的确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以向上级争取项目的思维设计治理项目,对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分析论证不够充分,治理项目也缺乏全过程的跟踪,特别是缺乏项目竣工后对环境效益的后评估,项目建设时序安排统筹的不够好,也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治理项目的效果。
随着时代变迁,滇池已由过去自然湖泊向城市型湖泊转变,因此,滇池治理要与整个昆明市的城市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统筹。源头减污比末端净化更重要,因此要通过城市功能布局调整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来减少入湖污染负荷。
点击进入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