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调查 > 内容

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揭牌(图)
发布时间:2014-10-14 23:26:10   作者:佚名   点击:

揭牌仪式

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10月13日,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在云南民族大学正式揭牌。从2014年起,按照“分校招生,集中办学,集中管理”的办学模式,云南省各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将统一到预科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培养。

据悉,集中规范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将培养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少数民族本土化人才,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以及边疆稳定、边防巩固等问题,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之路。2014年,来自全省25所高校中来自云南、西藏、甘肃、贵州等地的29个少数民族、2986名少数民族学生将在基地进行集中培养。

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基地揭牌。

云南省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出台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预科招生政策、云南特有民族班招生政策、8个人口较少民族专项招生计划、民族语言测试专项录取计划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切实保证了少数民族学生享受高等教育权利,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地区急需的专门人才。实践证明,办好民族预科教育,是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迸民族地区发展、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途径。

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建立,是云南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是落实民族团结迸步事业的民生大事和政治任务。2013年11月,省教育厅顺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形势,着眼于整合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资源,批准同意在云南民族大学建立“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分校招生,集中办学,集中管理”的办学模式,全省高校的民族预科教育统一集中到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

“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次实现了我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开创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新局面,是我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又一特色和亮点。同时,也是我省改革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创新举措,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何金平说。

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始于1980年,办学30余年来,已为省内外高校培养了上万名合格的边疆少数民族预科生,其中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还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成为民族地区的佼佼者和建设骨干。。2013年11月,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在云南民族大学建设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预科部,创办于1980年,是全省高校中唯一拥有专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和管理建制的培养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学单位。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被全省各民族人民赞誉为“少数民族学子通向高等教育的金桥”,L992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据了解,云南民族大学近期已累计投入预科基地建设2000多万元资金。暑假期间,学校整体提升改造莲华校区作为预科基地的办学地点,改善教学基础条件,招聘补充专任教师45名。一方面加快推进基地的硬件基础建设,注重细节,强调落实,确保2014级新生顺利开学;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基地的内涵发展,建构预科基地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上一篇:《环保彩云南?美丽中国梦》环保公益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义捐义展义拍卖作品
下一篇:专家:滇池污染治理还有众多不足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