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针对老年用户的手机“心意”,售价为1099元,将于国庆节前后正式上市。国产手机商致力细分市场,是可喜现象,但切忌过分依赖概念炒作谋利。分析人员认为,海信的“心意”虽有亮点,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价格过高
海信“心意”手机遭吐槽的集中点之一便是价格过高,硬件配置较低,无法与同价位手机相比。有网友表示,“华为的简约模式就可以当老年机用。”还有人认为“不如买个华为红米装个老人界面。”
佳融分析人员表示,老年用户对手机最敏感的考量因素就是价格。名为“心意”,或许将子女设定为购买人群,但实际消费者仍然是老年用户。子女可以为表孝心而不太在意价格差异,但不希望子女乱花钱的老年用户拿到一款他认为本可以更便宜的产品,心情未必愉悦。如果老人不满意,不惜付出的子女也难开心。
海信通信营销总经理石海燕介绍了手机研发的艰难过程:“此间,我们与上百名用户沟通调研,投入了295名研发工程师,历时302天,先后4次推翻重来,经历大大小小700余次修改和完善,产品数次推迟上市。”分析人员指出,海信研发人员的辛苦努力应该肯定,但消费者不会站在海信立场进行纵向比较,而是习惯在同价位手机层面进行横向比较,有概念有特色的老人手机可以享受一定的附加值浮动,但国内消费者的承受度不会太高,难以接受沉重的研发成本快速摊销。
概念更新
据悉,海信“心意”智能手机在定位之初,即已明确面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父母和长辈。在海信内部,把“心意”称作“智能小棉袄”。希望能够借助“心意”手机,即使不在父母身边,远游的儿女也能够及早的关爱父母,帮助父母。
因为需求简单,老人通常会使用子女淘汰的手机。因此,老人手机要想打开市场,必须具备独特的替代价值。据介绍,“心意”老年机最大卖点便是内置了“心连心”远程协助服务,通过在子女手机上安装海信“心连心”客户端,可以让子女远程帮助父母修改手机设定或是演示某些操作,全程不需要父母干预。分析人员指出,安卓系统手机远程控制程序早已有之,华为荣耀6也具备同类的远程协助功能,但很难作为手机的主打卖点,尤其是对于功能需求简单的老人手机。
事实上,老人手机概念已不同已往。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2.56亿人,相当于中国90.8%的人都在使用手机。分析人员表示,这意味着,如今的老年人并非手机盲,多是成熟的手机用户。因此,越是功能简单的老人手机,反而更不需要远程协助。
真实需求
分析人员认为,老人用户的真实需求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生理层面,二是消费习惯。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眼花耳背手脚不利落,对应在手机功能上应该是大字体、大音量、触控敏感、抗摔、防水。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消费需求主要体现在医疗保健、亲朋联系以及了解天气要闻等方面,对应手机设计便是界面简单、重点功能集约化、关键按钮突出,无需太多的预装应用。网友的建议是:“老年机最好是耐摔防水,有挂绳孔可安装挂绳,当然待机长点、手电筒、不依赖耳机做天线的收音机之类最好也有。按键要大,字体要大。”
据介绍,为了适应老年用户,“心意”手机采用了类似于Windows Phone风格的八色方格界面设计,图标字体全部最大化。整个系统为单层菜单设计,没有复杂的页面和选项。最常用的时钟和天气采用了粗体设计,点击时钟可打开闹钟,而点击天气则可以进入天气详情。新闻、地图等常用应用也提供了专门的大字体版本。海信“心意”手机还支持FM收音机外放,支持不开机也能使用的手电筒,支持超长待机,支持不需正反向操作的圆形充电头。
分析人员指出,海信“心意”手机在软件设计方面显然做了许多功课,也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但诸如棋牌等可单机或联机游戏的应用还是免了吧,眼花的看不清,没眼花的也不利于视力保护。主要不足是硬件创新缺乏,而老人手机抗摔、防水、呼救实体键之类的硬件卖点反而更容易引发市场关注,希望海信二代“心意”能在硬件开发上给老年用户多些惊喜。
科技生活在线首席评论员江炜点评:子女的“心意”到了,还需老人满意。而要做到这一点,厂商心里不能只琢磨购买意愿,更要体贴用户需求。做的到底怎样,厂商与围观者说了不算,市场才有最终发言权。(朱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