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教育频道9月25日讯(代锐 伍娟)2014年09月17日下午,在新都区蜀龙学校阶梯教室里书声琅琅,掌声不断。“成都市首批名师工作室——骆志菊工作室”核心成员、成都市教坛新秀、新都西街小学的郜天姣老师在新都蜀龙学校为全区新教师和来自各兄弟学校的教师们提供观摩课《唯一的听众》。容纳近400人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
郜天姣老师紧紧围绕“为什么我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一主问题统领整堂课的“课脉”,将学生带入文本的学习,步步深入感受文中老人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开课之初,郜老师以“勾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思考这是在“我”处于什么情况下老人说的话?”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她循循善诱,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老人的真诚之心,并根据学生理解情况,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然后,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找出这些句子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平静”,让学生探寻这“平静”下的“激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结合的训练。孩子们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那一份份真真切切的情感,感动着在场的所有老师。最后,学生们和着音乐回读三处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将本次观摩课推向高潮。40分钟的课堂,郜天姣老师领着学生从“品读语言·体会眼神·珍藏秘密”对文中的老人进行剖析,引导学生从语言、神态去理解、老人形象,习得习作的方法,体会老人的伟大,感受博爱的力量!她那灵动的课堂令得到了全场听课教师的啧啧称道。
随后,莅临现场的江苏省江阴市的教育专家徐杰老师为在座的老师结合执教老师提供的课例,肯定教师巧妙的课堂设计,高度评价灵动的课堂机制,就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中肯地为现场的教师们抛出了他的教育观点。他提出要从语文的角度来教语文,要注课堂中的“来来回回”的过程,要在精读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徐杰老师从八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精彩讲座。
作为市、区两级工作室的“双室”领衔人、新都区香城小学骆志菊副校长非常重视核心成员郜天姣提供的观摩课,携工作室部分成员亲临现场助阵,并让成员们把握学习交流机会,认真聆听专家主题讲座,吸纳先进教育理念,集聚名家教育智慧,“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浸润教育之心、提升教育之力,从而快速、有效促进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