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教育 > 内容

龙泉驿区投5100万元支援甘孜县发展教育
发布时间:2014-9-26 15:54:55   作者:佚名   点击:

  甘孜县,这个海拔超3300米、离龙泉驿约342公里的地方,多年来一直憧憬着一个梦想——建设康北中心城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龙泉驿区伸出援助之手,与甘孜县紧紧相连,共同奋斗。自2012年以来,龙泉驿对口支援已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超过7000万元,争取社会资金4900余万元,实施援建项目128个,甘孜县已经成为龙泉人的“第二故乡”。

  开栏语

  发挥首位优势

  助推藏区新发展

  对口支援藏区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作为“首位城市”,成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稳藏兴藏的方针政策,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切实发挥带头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努力走在全省援藏工作最前列。

  为此,广大援藏干部人才们前仆后继、默默奉献,在援藏工作中成绩斐然,让古老神奇的雪域高原焕发出无限生机。

  我们向这些无私援藏辛勤奉献的先进工作者们致敬,并期待着他们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再传捷报,再创佳绩,努力为藏区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教育互动 “学校托管”模式初见成效

  培养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在援建中,甘孜县群众最期盼的就是发展教育。两年中,龙泉驿区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教育“脱胎换骨”的软硬件改造项目。据统计,龙泉驿区至今累计选派了92名优秀教师支教,培训甘孜县教师1260余人次,累计投入的教育援助资金5100多万元。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互动,着力创新援助方式,龙泉驿区与甘孜县签订了托管办学协议。通过“一年适应、两年融入、三年同步”的托管规划和“1+N+1”的名校教育集团托管模式,双方共同联手将甘孜县二完小办成藏区一流、甘孜州第一的区域合作示范学校。去年8月,甘孜县二完小新校建成。龙泉驿区专项投入330万元,用于设施设备和校园文化建设。未来两年,龙泉驿区还将投入590万元,用于将二完小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甘孜州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示范带动 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为了提升学校的软实力,龙泉驿区制定了全面而细致的托管措施:选派3—5名优秀学校干部到二完小担任校长、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与当地二完小干部共同管理学校,帮助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在过去的短短一年里,学校已实施了多项托管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由龙泉驿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主科教学,其班风、学风发生了极大转变,成为获得流动红旗最多的班级,期中考试成绩遥遥领先于平行班。托管以来,学生规模由600余名学生激增及900多名。龙泉驿输出办学办校经验,让二完小成了甘孜县牧民群众最放心的学校,教学质量名列甘孜州前茅。

  专家把脉 龙泉驿在甘孜建设“第二故乡”

  除了着力抓教育,探索创新智力援藏方式,其他民生援助项目也是成绩斐然:县城3万余群众彻底喝上了“放心水”,30辆公交解决了“出行难”,藏家第一村、旅游小环线等让藏家风情特色旅游风生水起……随着机制、资金、民生、产业、人才“五位一体”对口支援体系深入推进,龙泉驿区在甘孜县留下了“永不走”的工作队伍,留下了“可持续”的澎湃后劲,留下“超时空”的藏汉情谊。

  2012年12月,龙泉驿区向全国顶级专家发出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城市规划专家陈可石,受聘提供咨询。数月后,陈可石在龙泉驿援藏工作队的陪伴下,亲临甘孜县调研,现场“把脉”。此后,《康北中心—甘孜县城总体城市设计》出炉,高原藏族风情旅游小镇的定位,跃然纸上。在龙泉驿援藏队心目中,这就是“第二故乡”的远景。成都晚报记者 钟辉 实习生 郭宇
原标题:龙泉驿区对口支援甘孜县投入5100万元发展教育

上一篇:成华区政协相关领导调研成都市第40中
下一篇:香城小学名师工作室开展参加全国名师说课比赛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