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闻网教育频道9月19日讯(代锐)2014年9月12日上午,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一年级400余名新生随同老师一起乘车来到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展“我与‘源源’交朋友”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这是该校连续第四年来到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原附小一直坚持爱心教育,传承爱的力量。
该校2011年3月与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加入“终身认养大熊猫暨十年保护教育计划”,认养了大熊猫“源源”,定期开展献爱心活动。源源:三原附小认养的大熊猫,这个响亮名字是通过向全校同学们征集、投票取得的。而且,这也是罗建伟校长等老师们中意的好名字,“源”由“三原”变化而成。

从2011年至今,每年9月,学校都会组织一年级新生在熊猫基地开展“我与‘源源’交朋友”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每年3月,全校掀起“每天节约一角钱,我为熊猫添竹子”的爱心公益活动,五年级的师生集体徒步八公里,把同学们积攒的压岁钱、零花钱、变废为宝换取的报酬等陆万元,送到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爱心基金处。在校期间,每个孩子都会在五年级时参加“徒步励志 爱心之旅”的传统活动,把“关爱濒危物种,保护地球环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学校每年还评选“爱心小天使”与“爱心十佳班级”,传播这种乐善好施的正能量,并组织学生代表亲自到基地与“源源”亲密接触,展开“源源”的近况调查。学校大队部还开设“大熊猫保护教育课程”,聘请基地专家开展“小熊猫讲坛”活动,印制精美的熊猫纪念卡,定期分发《大熊猫》杂志,开展“大熊猫知识知多少”的趣味竞赛。全校师生都深深地爱上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并坚定不移的要把爱心进行到底。四年来,学校教职员工和同学慷慨解囊,点滴爱心汇聚成流 ,每年为大熊猫捐款6万元,至今已共计捐款24万元,这项活动将连续开展十年,共计捐款将达到60万元,十年中参与活动的学生也将超过两万多人次。当一个6岁的孩子进入三原附小,十年后,当他长成了一个十六岁的大孩子,他还会一直坚持认养活动,他考上大学,进入社会后,都会保持这份热情。这种行为会逐渐变成孩子们得一种习惯,长大后这种习惯就会转化为爱心、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小学,学校希望孩子们不仅具有对自己、对亲人、对他人的小爱,也期待孩子具有对社会、对人类、对自然的大爱。而作为一所离熊猫基地最近的外国语小学,一所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学,通过“汇聚爱心 保护熊猫”的认养活动,我们看到了三原附小孩子们对人类、对自然的大爱精神。在爱心教育系列活动中,除了关爱大熊猫系列活动,学校还积极开展“爱心种植“、“为贫困山区、灾区献爱心”等活动。因此,每年一年级的新同学都将在开学典礼上种下心愿树,伴随自己健康成长;每年六年级毕业典礼上各班将种下纪念树,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12年的光阴与岁月,一届一届的学子各奔前程,却把对母校的热爱与对童年的美好记忆留在了校园的一抹抹绿中。同时,生活无忧无虑的充满爱心的三原学童,还始终牵挂着地震灾区和贫困山区的小伙伴们,一直坚持为灾区和贫困山区献爱心。为新都、金堂、凉山等贫困地区同学捐款近万元,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雅安芦山地震灾区捐款两万多元,2008年,三原中小学师生、家长共同为汶川地震灾区的彭州白鹿小学捐赠100万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教育从你我做起,我们看到:爱的种子已经在三原附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将代代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