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付师亭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团发出倡议,呼吁设立“全国抽动症日”。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9日讯(记者 雷兹 摄影报道)昨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及全国各地的30多位儿童疑难杂症专家齐聚蓉城,共同研讨儿童疑难病问题。以成都著名儿童医学专家付师亭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团,在会上发出倡议,呼吁将每年的9月19日设立为“全国抽动日”。
据统计,目前我国抽动症患者人数约为1400多万,儿童患者达到180万至400万左右,抽动症儿童人数每年以2%的比例攀升,导致每年新增至少36万患儿。
原成都市二医院小儿神经科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神经学组委员及顾问的付师亭教授介绍,抽动症是一种“被认知度”不高的疾病,其明显症状为频繁眨眼、耸鼻、撅嘴等面部扭曲表现,摇头、清嗓、耸肩、甩手、抖腿等抽动行为,以及怪叫、污言秽语等发声行为。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抽动症患儿数量占有很大的比例。”付师亭教授根据自己近50年的从医经验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虽然四川本土地区对儿童抽动症并没有流行病学调查,但是从医院的门诊率及接诊率来看,该病在儿童疾病中显示出了较高的比例。
据了解,抽动症在学龄前儿童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一旦发病将终生伴随,并且会抑制患儿的记忆力和个性发展。专家们认为,由于孩子抽动症往往会伴随着挤眉弄眼、口出脏话、惹是生非等“坏习惯”,因此,一旦出现症状,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
付师亭说,关注儿童医学发展,对推动整个医学模式的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昨日的会上,专家们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两个倡议:第一,将抽动症患儿纳入残疾人范筹,并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第二,将每年的9月19日设立为“全国抽动症日”。
会上,主办方还开通了首个抽动症公益援助热线:400-8978-120,并提供10个抽动症援助治疗名额,希望能以实际行动为抽动症患儿贡献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