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让国正在检修电力线路
四川新闻网达州9月19日讯(朱成林 记者 陈连波)慈父离世时,他正在巡查电力线路,没能看上最后一眼;着手料理老父亲后事时,一场暴雨洪灾袭来,他全力抢险复电,没能陪好父亲最后一程;父亲刚刚入土为安,一户灾民来电称家中因灾停电,他挎起工具包,在亲友的责骂声中,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他叫吴让国,达州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赵家供电分公司碑高营业厅的一名普通农电工。
慈父离世时,他没看上最后一眼
吴让国有六兄妹,但常年在家的就只他和大哥在家,大哥已过六旬,照顾年近九旬的老父亲的担子大多落在了吴让国身上。父子情深,前几年,吴父在还能行动时,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吴让国干些家务活;前不久,由于年老体弱,已无法行动,仍总是念叨“国儿,爬电杆时要慢些,要小心……”吴让国总想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年迈的父亲,但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能好好陪一下。
9月11日,达川区在连续闷热了几天后,天空变得异常昏暗。天气预报达川将有大暴雨出现,公司通知碑高营业厅,要在当天将辖区所有线路巡查一遍。天一亮,吴让国就沿着自己熟悉的线路,对自己负责的4个行政村的电力线路进行巡查。
上午10时许,他接到大哥的电话,说父亲可能要走了,让他赶忙回家看上父亲最后一眼。他说,我忙完就回来。11时过,大哥再次打来电话,告诉他父亲已经走了。吴让国强忍眼中的泪水,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便挂断了电话,继续巡查线路。
身边的同事劝他立即回去,他说,“天气预报有大雨,不彻底检查一遍线路,我不放心。”巡查结束,向同事交待好第二天的工作后,他才匆匆赶回家中。此时,天色已近黄昏。
吴让国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在2008年当上农电工后,父亲为了自己的工作,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却在他临走时,没能送上他最后一程,真是有愧呀!”跪在父亲的床头,他满怀内疚,泪流满面。
料理后事中,他奋战抢险第一线
9月12日晚上,前来吊唁的亲友很多,吴让国忙里忙外。晚上22时前后,当地雨势加大,家里出现了二次断电,后来又续上了;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他预感到可能是暴雨导致线路出现故障。吴让国立即给公司打电话询问需不需要抢险,公司回复是小故障,已派出力量抢修。
9月13日凌晨0时许,雨越下越大,越来越猛;1时许,电力完全中断。这时,吴让国再也坐不住,他脱下孝服,披上雨衣,头也不回地冲进了瓢泼大雨中。
出门后,他直奔碑高乡伍龙寺村盘龙湾(小地名)的16号杆赶去,越走雨越大,路上的积水越来越深,大雨将他淋了个全身透。走到伍龙寺4社,公路上的积水已齐腰深,他只得绕道2公里赶往支线的刀匣处。他用绝缘棒一次又一次拉匣,因雨势太大,雨水冲得人的眼睛根本睁不开,他努力了十余分钟才成功地将这一刀匣拉下。为了检查主线,须先断开所有支线,他冒着倾盆大雨又赶往了下一支线刀匣处。
13日上午,随着险情的排除,吴让国负责辖区部分电力逐渐恢复。在他负责的线路中,有为当地达昌煤矿提供的主供电源,此煤矿的容量达1000千瓦,如果停电时间太长,会给煤矿业主带来大量损失。暴雨中,煤矿一直通不了电,业主忧心忡忡,吴让国同样心急如焚。
经过仔细检查相关线路后,吴让国分析可能是其中一个避雷器有问题。他再次赶到那里检查,果然是避雷器被击穿。经过紧急处理后,煤矿的主电源得以及时恢复。“前两年,也是因为暴雨中停电时间过长,雨水倒灌,煤矿停产损失数百万元。”这一次,由于处置及时,煤矿专门打来电话致谢。
父亲刚入土,他又投入到工作中
“其实,因为他的父亲去世,公司是给他准了假的。”碑高乡电力营业室主任罗明辉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可是灾情发生后,他撇下父亲的丧事,主动回到工作岗位上,积极抢险排危,让电力及时恢复,帮助当地企业成功地避免了洪水侵袭,为群众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保证了电力。”
灾情最为严重的几天里,只要一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他就毫无怨言地前去处理。据了解,从13日至19日,他共处理村民求助16个,帮助恢复倒伏电杆16根,清理压在电线上的树杆13处。从13日下午15时起,吴让国的辖区一直保持正常供电,为当地的抗洪抢险提供了电力保障。赵家镇党委书记唐毅说,“吴让国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正是我们达川抗洪抢险取得胜利的关键。”
9月16日早晨,吴让国的父亲出殡刚结束不久,吴让国就接到碑高乡石佛庙6社一彭姓村民打来电话,称自家再次停电。他向大哥交待后,顶着亲友的不解和责骂,骑上摩托就出发了。在村民家中,他仔细检查后发现是漏电开关故障,一番处理,很快通电。村民连声致谢,吴让国也会心地笑了。
9月19日下午,正在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有村民向电力营业厅报告,碑高乡石佛庙村再次出现新的地质滑坡点,导致一根电杆倒伏。吴让国二话没说,骑着摩托就出发前往现场,并立即联系人员对倒伏的电杆进行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