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着力推进具有四川特色的农村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2014-9-18 5:37:58   作者:佚名   点击:

  省委书记王东明最近在遂宁、南充、广元调研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要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农村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为我省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思路。立足省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李世金

  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和时代特征

  深化农村改革,要明确目标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体制,瞄准的目标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把握的要义是城乡统筹联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发展、共繁荣,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深化农村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6年前的农村改革,基本是在农业、农村内部进行的,主要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目的是解决吃饱饭问题。现在的农村改革,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进程中展开的,是在工农、城乡发展明显失衡的背景下进行的,既要调整农村内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又要考虑“四化同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着眼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农村改革要统筹工农、城乡、国际国内的因素协调推进,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环境更具复杂性,改革目标更具多元性,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更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因此,深化农村改革是在两难中甚至多难中进行选择,这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

  清醒认识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新一轮农村改革面临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明确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举措,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我省是改革的重要发源地,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改革,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基本经验。近年来,我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粮食生产“七年增”、农民增收“七连快”,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农业基础差、农村底子薄、农民收入低、扶贫任务重的基本省情农情没有改变,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在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关键阶段,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秉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理念,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深入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  [2] 下一页

上一篇:四川取消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环节 停止其岗前培训
下一篇:白酒业利润同比下降 四川拟出台扶持川酒产业发展政策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