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教育 > 内容

课本去“中国化”多数师生不赞同
发布时间:2014-9-18 5:18:30   作者:佚名   点击:

  原标题:课本去“中国化”多数师生不赞同

  日前,在上海小学一年级曝出删除8首经典古诗的新闻之后,古诗存与留的讨论,也就成为了近断时间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

  那么同学们对于删除古诗词都有什么看法呢?怎样才能顺利背诵古诗词?对此,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采访内江小学和初中的部分学生和老师,听听他们的看法。

  学生观点

  小学生 语文没古诗就不完整

  内江市桐梓坝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何映月一直都十分喜欢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她的语文成绩为98分。

  这学期虽然还没有开始学古诗,但是听说其他城市删除古诗,她表示不能理解。“古诗不难啊,我一般采取读3遍背1遍的方法记忆,5分钟就能够背诵。”何映月说,即使四川的教材也把古诗删了,她也会花时间去学,因为她学习古诗不仅仅是应付考试。

  二年级的王香怡就不太喜欢背诗,但是她也不赞成课本中没有古诗。她说:“语文学习就是应该学古诗,不然就不完整。”

  中学生 文言文篇幅可以缩短

  内江东兴初中学生李同学认为,无论是古诗还是文言文都有利于文化修养的培养,不该删除。他说,古诗简单,意境也很美,背起来容易,完全构不成压力。而且中考的时候,会考课本内的古诗,这也是一道加分的题目。

  但是相比古诗来说,文言文李同学就不太喜欢。“如果一定要删减,可以将文言文的篇幅缩短,简短一点也好背诵。”他说。教师观点

  诗词是文化精髓 不赞成将其去掉

  内江市桐梓坝小学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中华介绍,课程改革以来,四川小学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变化不大,通常情况下,一本语文书里有4—6篇古诗。

  作为四川省特级教师,王中华并不赞成将古诗词从课本中去掉。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国之所以能称之为文明古国,除了拥有5000年的历史以外,还有像诗歌这样的文化积淀。小学生学习古诗并不是单纯学习古诗本身的韵律、字词等,还可以接受品德、礼仪等人文方面的教育。

  “其实古诗并不难,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王中华说,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自己体会感悟古诗表达的感情,学生才会乐意去背诵。

  东兴初中高级语文教师尤在伦同样认为,古诗词不能从课本中去掉,反而应该增加古文的篇幅,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

  学习古诗词的目的不是背诵,而是学会如何赏析,通过学习,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以及作品的思想感情,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古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李商隐的《巴山夜雨》,一二句写景叙事,三四句抒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应该首先理解诗人所处的环境,漂泊在外,思念家乡,从情感上来把握整首诗。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黄晓庆

  小窍门

  古诗词怎么记才轻松?

  怎么才能简单的掌握古诗词,昨日下午,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分别探访了泸州城区几所中小学校,听听语文老师们是怎么说的。

  找出诗词中的画面感

  泸天化小学的胡莉老师说,“诗情画意”一词说出了诗词和绘画结下的不解之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的意境,画的神韵,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家词人也是出色的画家。学生可以结合图画加深对诗的意境的理解,这样诗与画就相得益彰。

  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切不可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当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古诗词,吸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和智慧,丰富学生的“中国话”。

  找出“诗眼”便于理解

  泸州十八中语文教师廖武勇说,古诗词以其特有的风韵,令很多中学生朋友为之着迷,在面对古诗词问题时,一定要把题干(包括题目、作者、注释)看仔细,找出意象、诗眼,了解诗歌的结构,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再结合问题本身,相信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进而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应该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注意五方面内容。首先是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其次了解诗人的生平。然后明确意象的象征意义。最后是善于发现“诗眼”和利用诗歌的结构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瑞波

上一篇:构建智慧教育 温江打造4所“未来学校”
下一篇: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品格教育牵手西芯小学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