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电子新近发布了两款4K OLED电视。据称65英寸款售价为11765美元(相当于7.2万元人民币),而市面上的4K液晶电视机售价不到3000美元。分析人士认为,OLED电视难以被视为成熟商品,LG应把握好市场节奏。
产品尚未成熟
据悉,本周起,LG将在韩国开始接受65英寸和77英寸4K OLED电视的预订,随后很快将在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市场销售。值得注意的是,LG并未宣布在中国市场的推出计划。业内人士认为,LG不应该藐视中国“土豪”的购买力,也或许另有盘算,看透了中国“土豪”崇洋心态,在海外开卖对他们更具吸引力。佳融分析人员则认为,OLED电视难以被视为成熟商品,确实不适合崇尚性价比的中国市场。
OLED一直LG被视为液晶技术的替代技术,据称其画质更好,电耗更低,电视机也可以做到更薄。然而,液晶4K技术的崛起,提高了液晶显示技术的生命力。资料显示,OLED与液晶显示屏在画质表现上各有所长,并无明显差距。对于花7万2买电视的用户而言,也不会在乎所节约的些许电量。对于在乎电耗的用户而言,网友“花生米任任”表示“7.2万够我家半辈子的电费了”。如果大屏电视摆置方式不存在差异,比已经很薄的液晶电视再薄一点并无实用意义,甚至会令用户更担心散热问题。
分析人员表示,OLED电视有其自身优点,只是摆在价格硬伤面前,便显得微不足道了。对于OLED电视而言,定价不仅是市场营销策略的体现,还显示着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能力。就价格和消费者接受度而言,LG的OLED电视机很难被视为成熟商品。
考量商业化程度与技术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便是成本控制,并最终通过价格体现。LG新款产品定价引发网友惊呼“7.2万元可以买一台汽车了”,显示了中国消费者的普遍心态。分析人员指出,市场上可以找到替代性产品的情况下,价格便成为消费者选择时优先考虑因素,不仅会进行同类产品价格比较,还会扩展到相同消费属性范围内进行“跨界”比较,OLED电视的价格劣势于是被进一步凸显。
市场节奏错乱
网友“夕森”评论称:“过几年价格就要狂跌了,就像现在火热的固态硬盘,也就小批量时发布价格的十分之一,等吧,期待市场与技术的爆炸性发展,快了。”分析人员指出,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价格走势也有自己的认知,相信产品大批量上市后价格会迅速走低。因此,即使有不少OLED电视潜在用户,其中相当部分也不希望在产品小批量上市状态下出手。
三星电子去年曾推出一款55英寸的OLED可弯曲电视机,然而今年,三星不再发布升级版的OLED电视机,主要将OLED屏幕适用于小型移动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包括索尼在内的日本电视机厂商,也在调整在OLED上的战略。希望以抱团研发的方式,共同承担研发开支负担、逐渐降低OLED面板的制造成本。据报道,日本松下、索尼、日本显示器以及日本创新网络公司四家企业,计划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门研发OLED电视技术。
LG电视机业务的高管曾对媒体表示:“OLED,是等离子和液晶技术之后,电视机的下一个替代技术,OLED的推广只是时间问题。”分析人员指出,时间正是决定营销成败的重要因素,索尼以往经历便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在不同时间节点做正确的经营策略选择,便是对市场节奏的把握。三星索尼及早收手,加强研发提升技术成熟度,应该是明智之举。
科技生活在线首席评论员江炜点评:作为围棋最大赛事的冠名商,LG应该明白行棋次序的重要性。三星在OLED电视策略上的调整,可以看作“试应手”后确认了此处并非“急所”。LG坚持在不成熟状态下强推新品上市,可谓“昏招”。(朱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