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言论出台后,各界纷纷发出质疑,有用户称:身边从来没见过配备智能锁的小黄车。也有媒体实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ofo小黄车的确依然用的是机械锁,配备智能锁的车辆凤毛麟角。那么,配备“智能锁”的小黄车,真的就“智能”了吗。某专业测评人士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其进行了评测,得出惊人结论——ofo智能锁根本没有植入导航芯片,而且所谓的动态密码实际上却几个小时都不变……所谓智能锁,其实和之前的机械锁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测评过程中测评员发现,ofo智能锁的外壳非常薄,很容易被人粗暴拆卸下来,以往ofo机械锁是人为损坏的“重灾区”,除了用户素质,自身产品质量和漏洞也难逃其咎。

装置在电路板中的定位芯片,是智能锁甚至是整个共享单车最核心、最关键的元件。可该专业测评人士发现,ofo“智能锁”中只有Quectel M26模块,它是一颗GSM/GPRS芯片,并没有传说中的“北斗导航芯片”,看来所谓的智能也就依靠这颗M26芯片了。
M26芯片的智能定位情况如何呢?据专业人士介绍,它主要基于GSM/GPRS,这就意味着定位功能基于移动蜂窝网基站的三角定位,偏差度大,离着精准定位还有很远的距离。如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让该专业测评人员也发出感慨“怪不得ofo抛出红包区概念,无法精准定位到每一辆车!”

测评人士还去Quectel官网试图寻找更多该芯片的信息,可找遍全网也没有发现,如果该芯片不是造假的话,那么它至少是一个被淘汰的产品型号。这样本身定位能力不强,又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产品,竟被ofo拿来装点门面,委实有些可叹。

在还原关锁后,该测评人士还测试了该“智能锁”密码是否真的如ofo所说是动态、随机密码。结果也让人失望:1小时后密码相同,可以打开,2小时后可以打开,5个小时后依然可以打开——所谓的动态密码,同样是一个幌子。和小黄车之前的机械锁,可以说没有什么变化和进步。
在政策高压以及各界质疑下,ofo仓促上马所谓的“智能锁”已被证明虚有其表,ofo此前的公关已被打脸。那么接下来ofo究竟是继续给小黄车安装这种伪智能的锁具,还是继续在各界压力下真正潜下心研发真正的“智能锁”呢?ofo再次陷入两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