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比ofo正式对外宣布引入外资,更令人瞩目关注的是:公司创始人戴威被架空的揣测,尤为让人震惊!业内对ofo股权架构的猜测不尽相同,有人猜测在ofo的投资者中,经纬、金沙江、王刚等也投资了滴滴,本质上都属于滴滴系,所以戴威有被架空的嫌疑。此前报道的数据中,曾有人爆出戴威持股36.02%,滴滴持股25.32%;但也有媒体认为滴滴作为ofo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在30%上下;天眼查中的数据表明,戴威股权比例为50.35%,但并不排除该网站信息存在滞后问题。

随着公司的不断运营与发展以及融资壮大过程中,ofo创始人股权被稀释也属情理之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创始人而言,最本质的问题是要把握公司控制权,股权是最核心的控制因素,但控制权不仅涉及股权,即使别人是公司的大股东,对于创始人来说也有一些方法可以补救。而ofo创始人戴威陷入“被架空”传闻也并非空穴来潮,随着滴滴系暗度陈仓不断增持,OFO戴威比例小或沦为周航第二。
在ofo董事会层面,天眼查显示戴威身份由公司执行董事长变为了董事长。这一身份的改变也许不能绝对影响到戴威对公司控制权的把握。据悉,国内的未上市公司设立执行董事,一般表明公司只有一个董事,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公司发展初期。但随着创业公司不断获得融资,投资人往往会要求委派董事,这时候公司只有一个董事显然不行,需要设立董事会,在国内要求董事会至少三个人,原来的执行董事就变成了董事长。
目前ofo的董事会有两名财务投资方,金沙江和经纬各占1席,滴滴2席,管理团队5席。还有人猜测在ofo的投资者中,经纬、金沙江、王刚等也投资了滴滴,本质上都属于滴滴系,所以戴威有被架空的嫌疑。
在ofo历史上几轮融资中,滴滴是参与轮次最多的公司之一,从B+轮一直跟投到D轮。大众普遍认为,滴滴会把ofo业务布局在自己商业版图上,用小黄车去解决专车、出租车都无法决定的“最后三公里”问题,但ofo似乎对滴滴等投资人完全没有把控力。
众所周知,ofo经常有一些猪队友出来代替ofo官方喊话,比如早起投资人金沙江创投朱啸虎,三番两次在媒体面前爆料PFO的损毁率高达三分之二、机械锁漏洞是为营销宣传服务都是出自朱啸虎之口,在ofo最难以面向公众解释的地方,偏偏早起投资人大肆宣传,还不是一次两次,ofo官方没法约束投资人吗?对比之下,徐小平老师算是合格的投资人。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曾说,如果创业者一开始就把主权让出去,再伟大的企业也做不下去;创业者认为只要把事情做起来股份多少不重要,这是错误的,凡是不以股份为目的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那面对如今滴滴系暗度陈仓、反客为主的局面,ofo若仍然坚持不改商业模式,甘愿只是为滴滴做铺垫、甘做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那么ofo创始人戴威被架空或许早已板上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