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牛电动车投诉频发,售后推诿,牛电科技创始人李一男获刑入狱,如今的牛电科技如果融不到资就坐着等死了。”昨天,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今年一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牛电科技创始人李一男犯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这意味着牛电科技步入核心管理人真空期。而对于牛电科技来说,一方面线下体验店环节进展缓慢,售后服务网点问题频发,同时还面临着共享单车和政策不确定性双重冲击,如何继续下去是摆在牛电科技面前的一个难题。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看来,随着李一男被判刑后,对牛电科技的发展必然会造成一定影响。首先是难以及时全面了解市场,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事件本身也会对牛电科技品牌造成一定影响。
相比产品本身而言,牛电科技的线下环节有所欠缺。与其他电动车厂商不同,牛电科技不设立线下销售渠道,而是依靠线上。有媒体调查发现,目前牛电科技授权的体验店在全国范围内只有18家,这与3000家的目标想去甚远,北京认证维修网点也只有9个。
在知乎等网上,存在大量用户投诉小牛电动车售后服务差。网友“大风车”便抱怨称,小牛电动车M1使用一个多月后,转向灯、定速巡航、报警器、远近光灯相继出现故障,接着还出现各种错误代码,联系售后,各种无人管,还遇到了“售后说停止了和小牛的合作!不给修!”的情况。网友“沈阳”也发帖表示,M1出现问题后,联系了当地维修网点负责人,对方告知,“因网点负责人和小牛区域经理存在维修费用结算问题,现在已经不给小牛客户提供维修服务”。
比达咨询分析师陈彪认为,小牛电动车看似通过京东众筹实现不错的起步,但没有实体店的支撑,后期发展将会十分受限。首先,产品展示、售后服务费用会大幅增加,其次,委托第三方的方式往往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和保证服务水平。另外,电动车本身并不适合电商,电动车是一个与售后强关联的产业。
市场和政策对于牛电科技来说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有数据显示,电动车社会保有量突破了2.2亿辆,市场规模呈现下滑趋势,在2014年和2015年,已经出现连续行业总销量下滑的情况。陈彪更是指出,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电动车的销售,尤其是在大城市中。轨道交通+共享单车的方式,有时候要比电动车更加快捷和安全。
而政策始终是电动车发展一大隐忧。电动车的便捷、环保、价位低等优势是不争的事实,但安全问题却是行业绕不过去的坎。早在2015年,针对电动自行车给城市交通管理和公共安全带来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上官吉庆呼吁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
国内多地也出台了相应限制令。早在2014年,武汉便出台规定,所有立交桥、高架路、过江桥梁及隧道、地下通道全天禁止超标电动自行车通行(设有非机动车道的除外)。所谓超标,指的是时速大于20公里、整车整备质量大于40公斤等情况。
去年11月,广州市政府官网也发文,规定广州市行政区域内不准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外)上道路行驶。而深圳最新规定,2017年1月1日-6月30日,全天限制电动自行车在城市快速干道、城市主干道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