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搜狗ceo,王小川给外界的形象是名金光闪闪的“创业教父”,搜狗也确实曾是互联网巨头争夺搜索市场的一个变量。2013年9月,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算是互联网最后一个“巨头胚子”被提前拔苗。
不过,问题来了。腾讯自身也在发展浏览器、安全、地图、o2o等业务的产品,而这将和搜狗的业务重合,所以搜狗未来的选择面很窄。
尽管,获得腾讯支持后,搜狗确实硬气了不少,比如战略投资知乎、独家接入微信搜索。但进入腾讯体系后,搜狗成了大生态下的小棋子,很多业务因高度重合性,搜狗无法做大甚至必须放弃,比如浏览器、安全产品等。实际上,搜狗在PC上所倚重的“三级火箭”模式在移动端已不复存在。
噩梦远没有结束,2015年12月30日,神马搜索微博宣布,正式对搜狗发出律师函,状告其通过手机输入法劫持神马流量事件。而此前百度也曾因搜狗输入法结劫持百度流量事件与之对付公堂,并且搜狗败诉,法院判定,此类举动已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此次看来搜狗的胜诉几率不会太大。
原本就“不爽”的搜狗,如今却要面对前后夹击。不过,比起解决诉讼更让王小川头疼的应该是接下来该如何布局?因为自己产品线与腾讯的高度重合,总不能死守毫不赚钱的输入法吧。
所以,不难理解的是,搜狗为何会劫持流量。搜狗是在守住最后的阵地,通过输入法劫持其他搜索引擎,将用户在其他搜索引擎中输入的文字导向搜狗搜索,将其计做搜狗搜索的用户和流量,进而完成商业化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