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戈壁,我想到了胡杨,这种在荒漠沙地上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树种,也想到了格库项目的同事,这支穿梭在无人区里寻找“生命”通道的队伍。
关于胡杨,有一种流传极广的说法,称它为“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生之灿烂,死之刚烈,其实这种坚韧、执着的生命特质在曾经的铁道兵身上便能寻到踪影,而这也正是他们最想留给后辈们的财富。所以我们感慨:格库人在真正的锤炼中感悟、成长!
位于托拉海河滩的格尔木胡杨林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胡杨集中生长区。曾经,这里的胡杨林南靠巍巍昆仑山脉,北面是茫茫戈壁盐滩,夹在其中的沙漠化地带里,尤其 显得珍贵。遭到烧毁和砍伐的胡杨老根重新萌发,再次连片,彰显出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如今,在这沙漠已经淹没的地方,它们成为一道绿色屏障,有力地阻挡了沙 漠的扩大和往北部盐碱滩地区的发展,年复一年地守望着戈壁的苍凉。这里距离十五局格库铁路工地270余公里,是出征将士西出格尔木后能看到的最后一道灵动 的风景。
他们说,自己是幸运的。曾经亲眼目睹了金色的霞光洒在胡杨明黄的树叶上,点点碎金,斑驳中昭示着生命的光芒,这是对戈壁美景的剪影,也是梦里景致。他们还 说,这也是伤感的。落日的余晖絪缊着胡杨林,那些虽已枯败的枝桠却昂然直指苍穹,悲壮而不息,孤单且寂寞,这与格库项目的环境如出一辙……66.9公里的 战线上,在他们眼前的看不到尽头的串串脚印,以及那猝不及防的漫天黄沙。一杯热水、一个火炉、一间不透风的屋子,这是他们的最大的期盼,仅此而已!
寂静的夜,仰望星空的美丽,那是不可攀及的高度。繁星布满天空,那独自安静闪着微弱的光,如同夜晚的烛光,划出了一道道绚丽的光线,洒下无数的故事情节。 3年的工期,展望着格库铁路入疆后延伸的轨道,那将是苍凉大地上又一道灿烂的生命,令人振奋!而这一过程对于格库人来说,实为艰辛而漫长!支撑他们前行的 不仅是公司负重爬坡的重托,还有胡杨生命的诉说。它们都如同茫茫戈壁里的烛光,照亮着企业浴火重生、化茧成蝶的期盼,诠释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内涵。
是的,很少有一种树会像这沙漠中胡杨,生命结束以后更成为一道风景,这本就是铁兵文化传承的经典。那黝黑脸上露出的笑容,那旋风刮起梳理的蓬乱的头型,那 身负重物留下的深深脚印……其实都是苍凉中的壮美画面。小小蜡烛照亮茫茫戈壁,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 ( 鞠义军 尹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