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房地 > 内容

姗姗来迟的全新逍客 竞争力几何
发布时间:2015-10-27 20:41:53   作者:佚名   点击:

10月16日,东风日产全系一代逍客正式上市,共7款车型,售价13.98-18.98万,国内入门级SUV市场又一实力派选手登场,至此东风日产SUV三剑客全部完成换代。




晚来 因为有备而来


作为一款2008年就上市的车型,历经7年多没有换代,我想就算是产品实力在怎么优秀,也会更不上时代的步伐,毕竟一般的车型都是五年一换代,而且在这个小型SUV以及入门级紧凑SUV越来越火热的市场上,几乎每个月都有新面孔和大家见面。所以逍客的换代迫在眉睫。但有逍客的成绩我们却不可否认:他开创了国内入门级紧凑SUV市场,7年多的时间里它在华销售近60万辆。



不过,全新逍客和国内消费者的见面完全可以用姗姗来迟来形容,要知道,海外版本的全新逍客早在2014年就在欧洲上市,这距离全新逍客在中国上市的时间有近20个月的时间,那么小心谨慎的东风日产到底是在等候什么呢?或许欧洲的销量表现能够给我们答案。




至于为什么要看新逍客在欧洲的销量,其一自然离不开欧洲成熟的用车市场,其二是在欧洲中型SUV市场中,各大竞争车型在国内都有出售,成绩更有说服力。从2015年上半年欧洲中型SUV市场销量来看,排名第一的全新逍客的销量达到了12.4万辆,占据整个细分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0%。也就是说,欧洲每卖出5辆中型SUV就有一辆是全新逍客,途观销量仅为逍客的60%,同时全新逍客的销量还是福特翼虎的2.5倍、丰田RAV4的4倍、本田CR-V的5倍。优秀的市场表现给了东风日产充足的信心,可见这次全新逍客绝对是有备而来的。


避其锋芒 差级竞争


要说现款逍客成功的最大一部分原因,那就是他找准了自身的定位。虽然其和上一代奇骏都出自于C平台,但现款逍客并不是把自己定位于紧凑级SUV市场,而是入门紧凑级SUV市场,避开了当年厮杀火热的紧凑级SUV市场。相比当时市面上动辄接近20万售价的合资紧凑SUV,逍客的起售价无疑使受众人群更广泛。更入门、易于驾驭、空间足够,再加上并无相同定位的竞争对手, 自然大卖。不过也有人会问,近几年来火热的小型SUV是否会威胁到全新逍客的市场呢?


全新逍客和奇骏都来自于CMF平台,在CMF平台中汽车被划分为五个板块:发动机舱、乘员舱、前部底盘后部底盘以及电气构架。未来雷诺/日产旗下60%车型都将在该平台上进行开发。CMF直译为“通用模组家族”,即通用模块化平台,CMF平台得益于灵活的部件组织形式,像是楼兰,天籁都是来自于这一平台。



同时从外观上看,全新逍客和奇骏在外观设计上有很大的相同点,更有人把全新逍客叫做“小奇骏”,但逍客线条运用更丰富,包括机舱盖隆起与整个车身侧面,其车尾造型甚至看不出与奇骏有相似之处。如果对比外观,全新逍客明显更精致动感,而奇骏相较之下倾向于沉稳厚重。



而在配置上,全新逍客将搭载日产第二代预警式整体安全系统、预防碰撞智能系统,这两套系统目前已搭载于全新楼兰。另外全景天窗、TPMS(胎压监测系统)及HSA(上坡起步辅助系统)等也会在配置清单中;新车多媒体系统功能将十分丰富,除常规功能外还将带有“日产CARWINGS”。






全新逍客不光继承了奇骏的外观,相较于小型SUV,更精致动感、更便宜、配置不输、动力配置也差不多相同,级别却要更高,这些就是未来逍客和小型SUV竞争的资本。


出生于欧洲的日产车


作为一辆日产车,它在我们记忆中应该是这样的:安静平顺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转速升降顺滑的CVT变速箱,舒适的悬挂但在侧倾是,但支撑力有待加强。但是在逍客身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悬挂非常紧绷,有很好的支撑力,这或许是因为它诞生于欧洲的缘故。



而全新逍客仍然在日产的欧洲中心设计和研发,是纯粹的欧洲SUV底盘和技术,骨子里会带由欧洲人所喜好的驾驶风格。全新逍客比现有车型加宽20mm,加长49mm,降低了15mm,同时风阻系数控制在0.32,这将显著提升高速行车状态下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并且看上去也更加运动。同时全新逍客将全系标配前后独立后悬架及VDC(车辆行驶动态控制系统),能够提供驾驶者所期待的流畅、反应敏捷的驾车体验,使其在道路上行驶显得游刃有余。



而在未来,东风日产以与NBA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借势推广全新逍客。在未来3年里,围绕汽车与篮球文化推广、品牌与市场营销活动、球迷与车主福利、慈善公益等领域,携手NBA这一国际知名的顶级赛事品牌,开展一系列联合行动。将有力提升东风日产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和好感度,进一步提速‘YOUNG NISSAN’怒放年青的品牌形象革新需求。从营销层面来看我们自然不用担心,也为实现“百万销量”目标又上了一道保险。


上一篇:方便面改变了快餐,混合动力能改变出行吗?
下一篇:买二手车?还是找原厂比较靠谱!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