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眼法
业内人士表示,小米电视3在技术上并无出彩亮点。比较独特的分体式设计,无非是将音响挪出来,再将电视机主板挪到了音响里。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解释说,屏幕占普通智能电视成本的70%,用10年,而智能电视主板更新基本遵循摩尔定律,每18个月换代一次,将屏幕与主机分离,能降低用户的升级成本。
佳融分析人员指出,事实上,一体机更符合家电发展方向,因为分体会导致占用空间增加,令热炒的卖点之一“更薄”变得毫无意义。如果真如雷军所解释的,其实设计成可拆卸状态也能实现目的,并节省分体占用的空间。那样的话,倒是不错的卖点。
可是,小米却没有这样做。那么,为何要貌似多此一举地坚持搞分体式呢?分析人员指出,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为了捆绑小米的电视盒子。为何又要捆绑到音响里?据称,音响是小米电视主机与小米盒子最大的差异点。
分析人员认为,其实主板也可以只与电视盒子合二为一。不过,那样就显得简单生硬到有点粗暴,而且会显露捆绑盒子这个令人厌烦的核心目的。换句话说,独立音响具有障眼法的功效。当然,也可顺便收获更多附加值赚点小钱。
用心“险恶”
业内人士称,分体式捆绑盒子的营销动机很“险恶”,可借升级名义将其他品牌电视机用户抢走,成为自家内容的消费者,实质上还是在变相强推小米盒子。产品算不上次世代,这营销手法倒是进入了次世代。
分析人员表示,将电视机主板与电视盒子捆绑,这种做法可称为小米的首创,在营销思路上颇具创意。但从技术角度看,难以形成护城河。如果真地流行起来,成为标配,无非是又一轮新盒子大战。小米加强生态厚度的努力值得称道,但小米应该把更多精力用在技术创新与内容建设上,毕竟营销只是推广手段。
据称,小米电视3在内容方面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小米电视3包揽全国7家内容牌照方中的4家内容,尤其是自从小米豪掷10亿美金创建视频网站大联盟以来,短短几个月,内容已从24万小时增加至44万小时,再次增长了83%。不过,有业者质疑道,免费内容占比增长了多少?
服务堪忧
雷军称:“小米耗时3年精心研发电视,今天发布的小米电视3是令人满意的作品,无论画质、性能、功能、工艺还是内容都达到旗舰电视水准,为了能让更多米粉用到如此优秀的智能电视,直接腰斩60英寸4K电视行业均价,小米电视3定价4999元,小米就是要做出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科技产品。”
分析人员表示,价格便宜这一点没得说,这是小米打天下的看家本领,但先前经验表明,随之而来的或许是维修压力以及投诉率居高不下。小米售后服务能力欠缺,是黑榜常客,将综合性价比拉低不少。
9月,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的品牌空气净化器,小米的投诉率高居首位。遭到投诉比较多的主要涉及价格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不少消费者称通过小米官方网站进行购买后,近千元的产品事后就降价,其次,有消费者称该品牌空气净化器出现传感器失灵、空气异味,更换滤网无果的现象。
因此,不由得令人担心本次小米发布会上亮相的另一款产品,小米联手生态链企业纳恩博推出的九号平衡车。从战略角度看,这应该是一个败笔。比起空气净化器,这种玩具不仅返修率更高,而且还具有人身安全方面的危险性。更何况,该产品对小米生态贡献有限,小米却要承受诸多可能伤及品牌形象的风险,令人难以理解。
科技生活在线首席评论员江炜点评:与其说是分体,不如说是捆绑。与其说是次世代产品,不如说是次世代营销。小米的技术长进不大,心思都用到了营销上了。对于一个估值达45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而言,重心似乎跑偏了。(朱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