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作家六六的一次网购维权经历成为热门话题。六六称,看到京东一网店上山竹的图片个大肉白,非常诱人,价格也很昂贵,立刻下单购买了八斤。谁知送到家个头小不说,打开黄烂,根本不能吃,她按淘宝习惯下了退单,然后进入各种扯皮。联系客服,说要48小时才能回复,联系网店,要求她再开一袋上传照片以证明都是坏的。一切按要求做了,48小时后接到回复:“不予退款。”
六六一怒之下将整个扯皮过程发布到微博,没到5分钟就接到涉事网店的电话,说可以全额退款,半小时后京东客服也打来了致歉电话,网店还试图邀请六六做质量监督员,每月给500元水果卡。
六六维权,赢在哪里?在她看来,赢了的是“微博大V六六”,而非“普通消费者六六”,为此,六六言道:我作为普通百姓的生活,举步维艰,每每都要靠大V身份和粉丝帮助才能讨回我本该拥有的权利。
六六的话接地气,应获赞!
现实中,确实还有多少普通百姓遇到六六类似的烦恼而仍在维权路上……原因是什么?不难想象,就因为你是平头百姓,纵然你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显而易见,你所提出的维权主张合情合理,但人微言轻,很难得到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那些商家“看人下菜碟”的心态暴露无遗。
对此,重庆消费者刘先生最有体会。今年初,他购买的一台长虹牌51寸等离子电视(型号3D51C2080)。这台电视买回一个月,电视屏幕内屏蹊跷地出现裂屏。随后,刘先生致电长虹反映情况,售后人员上门简单看了一下,就说是人为撞裂的,然后用手机拍了两张裂屏的照片,说要发给长虹总部,让他们鉴定。刘先生等来长虹总部的鉴定结果也认定裂屏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看着外屏完好无损、内屏出现的裂纹,刘先生质疑厂家的鉴定依据是什么?难道就是两张照片吗?厂家没有解释在不损害等离子外屏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把内屏撞裂?于是,刘先生多次与厂家及当地售后部门联系,表示不能认同这样的鉴定结果。但当地客服告知,厂家不会再做重新鉴定了。客服人员给刘先生的建议竟是:先这样看着吧!就这样,半年多来,刘先生只能对着裂屏电视观看节目。
转折出现在某质量新闻网站报道刘先生“电视裂屏遭遇”的第三天!这家新闻网站以《长虹彩电内屏现裂纹,厂家称外力所致令消费者疑惑》为题给予报道并被纷纷转载后,长虹总部的人主动联系刘先生,并为他更换了一台49寸LED电视。据刘先生介绍,他希望了解一下长虹方面处理的程序以及电视出现裂屏的原因?而这显然不是厂家想说明的问题。他们的想法是什么?且听上门更换电视人员的说法:因为你投诉了新闻媒体,(总部认为)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再追究,决定给你更换。
从六六的“网购山竹维权”到刘先生的“电视裂屏维权”,前者是大V的身份,后者是舆论监督的效果,虽然维权路径有不同,维权时间有长短,但相同的一点是,因为网络的声量,才得到了涉事商家的重视,很快给予了回应,而且与最先给消费者投诉回复相比,回应的速度快了,口气变了、结果反了!看到这样的过程和结果,实在难叫人高兴起来。因为从上面提到的这两个维权案例中,尽管当事人收到了措辞诚恳的“道歉信”,或厂家特事特办的“无条件”换货,但这样的做法很明显地有商家在负面刷屏时的“不得以”之嫌。这种看法,绝不是“得理不让人”的矫情或“得便宜卖乖”的任性,因为无论大V还是普通消费者,他们赖以维权的不应单靠粉丝拥趸,也不应该仅靠着媒体的曝光,而应该是规则,是法律。
正因为如此,这个话题才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和共鸣。用“看人下菜碟”或“破财免灾”的想法漠视普通消费者的投诉、应付消费者的维权,不能不说是对普通消费者的亵渎,也是对诚信经营、公平交易的极大伤害。正如六六在长微博《我要的只是公平》中以自己投诉过物流,投诉过快递,投诉过餐饮,投诉过毒校服的经历再次发问:“这些投诉,每天,发生在每个普通百姓身上,大多没有回应。我们好好跟你们说个话,怎么就这么难呢?”
面对互联网此起彼伏的各种热点,希望“六六维权”的话题能热得再持久些,使这个话题能带给商家更多思考,切实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当作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和长远发展之道。也希望有关政府部门依法加强对线上线下经营监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维权渠道,让每位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公平以待,而非因身份差别有选择性地优待或歧视。唯此才能构建“人人权利平等”的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也让类似“六六维权”这样的热点在今后少出现直至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