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来信 > 内容

联想vibe shot手机无故不通,当心网银被盗刷
发布时间:2015-7-14 22:36:15   作者:佚名   点击:

  银行卡、身份证放在身边,取款密码也没泄露,但卡内资金却被盗刷。日前,湖北省荆州等地发生多起此类案件。警方破获案件后发现,犯罪分子竟然是利用伪造的身份证补办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废掉”机主的手机号,从而重设网银交易密码,实施盗刷银行卡犯罪行为。

  案件 手机突然无法打电话

  日前,荆州的何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无缘无故地打不通了,因为自己的手机卡和银行卡绑定,并开通了网银,何先生马上意识到,资金可能有风险,他赶紧去查询自己的账户,发现少了3万多元,于是报了警。

  何先生随后在运营商营业厅查询到,自己的手机卡在事发当日被补办过。在开户行又查询到,自己的钱是在广州一ATM机上被人持卡输入密码正常取走,然而何先生本人一直待在荆州,根本没到过广州。

  此后几天,警方连续接到8起报警,受害人均称在银行卡并未离身、密码并未透露给他人的情况下,银行卡内资金被他人盗刷。受害人曹先生损失最大,他账户中的8万多元凭空蒸发,在打印的流水账单里发现,这8万多元涉及57笔交易,包括百度钱包、京东购物等。

  警方 先“废掉”手机号再盗刷银行卡

  因多名受害人都反映自己的手机出现过打不通、无法拨出电话等情况,警方判断,问题可能出在手机上。

  经过调查发现,何先生和曹先生的手机卡在案发当天都被补办过,并且补卡的人使用的是假身份证。

  警方前往运营商营业厅调查发现,曹先生的卡是在松滋县的一个营业厅补办的,前来补办卡的是一对男女,他们使用的身份证也是假的,身份证上的信息是曹先生的,但照片却是犯罪嫌疑人的。警方最终将其中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代某抓获。

  据荆州警方介绍,盗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把储户账户上的资金通过购物或小额支付等方式盗刷,另一种是获取储户银行卡密码后,通过网银转账方式把钱转走。这是一起新型的信用卡诈骗案,其犯罪手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字,即“补卡截码”。犯罪嫌疑人利用伪造的受害人身份证,到运营商网点补办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然后在盗刷、盗转受害人银行卡时,利用所截获的短信等动态验证码信息,在没有银行卡密码或网银支付密码的情况下将钱转出。

  据调查,本案中,犯罪团伙在互联网上勾结,由深圳、海南嫌疑人提供了储户信用卡“四大件”,即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密码等信息。之后,嫌疑人代某利用这些个人信息找人制作受害人假身份证,然后组织补卡者持假身份证到通讯运营网点恶意补卡。补卡成功之后,第三个团伙负责将银行卡内资金盗刷、盗转。

  犯罪嫌疑人:盗刷团伙有完整的犯罪链

  警方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犯罪链。

  据该犯罪团伙交代,该团伙有专人负责获取他人的银行卡号,主要途径是在黑客网站上下载银行卡号生成器,在定做一个撞库软件,用于猜测用户的取款密码,同时深圳某银行的一个客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客户的银行卡号卖给外人,从中获利。

  获得储户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就去营业厅补办受害人的手机卡,重置用户的网银登录密码,轻松盗走资金,还不会引起用户的警觉。

  在此,警方提醒,消费者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钱包载体,例如SIM卡、SD卡、手机等交给他人使用。同时,消费者还要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各类金融服务密码、验证码和电子令牌等。要通过正规和安全的渠道下载金融服务类应用软件,谨慎连接不明网络热点或点击网站链接。此外,定期修改金融业务中的各类密码,并提高密码复杂程度。

  如果手机使用中出现长时间没信号或无法使用时,要警惕是否被他人补办了自己的手机卡。开通网银的账户,最好不要有大额存款,一旦发现手机卡被复制、被挂失要立即报警。如果更换手机号,一定要及时解绑相关的银行卡。

上一篇:没有明确赚钱模式,美团再融10亿也是填坑吗?
下一篇:手机软件预装现状:部分手机赔钱卖 靠预装赚钱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