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TCL通讯旗下互联网品牌么么哒召回28000部质量不稳定的么么哒3S手机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反响,从诸多的评论看,大多对于此次召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举为中国手机市场的召回先例,彰显了TCL对于市场和用户负责的态度。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当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TCL此次手机召回,便生出些疑问。
其实业内(包括市场和部分用户)对于召回一直存在着一个较大的误区,即将召回与更换混淆。例如业内常见的汽车召回,只是针对存在隐患的部件进行更换,而非更换新车,说白了就是对于问题车的集中检测和存有隐患部件的更换,而从市场和用户便利性(例如检测和更换的周期、手续的繁杂等)的角度看,召回远不如用户针对自己产品的实际问题到相关店面的检测与更换,这也是为何相关厂商不会轻易采用召回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是否负责没有直接和绝对的关系),具体到此次TCL手机的召回,28000万部是否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地采用召回的方式,即究竟是营销的意义对于实际的价值还是反之值得商榷。
其次针对手机产业而言,此前也出现过召回事件,例如诺基亚曾经召回过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热隐患的手机电池(据称为4600万块),索尼则召回过存有过热隐患的手机充电器(据称为8万个)。从这些召回看有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庞大,二是基本都是手机附件,而以此来衡量TCL手机的召回,似乎均没有满足上述的条件(仅限于手机行业),而是恰恰相反,即数量相当有限且是手机自身存在的隐患,即按照 TCL官方的说法是:个别批次的产品MBN文件丢失,可能导致在个别网络使用条件下信号不稳定以及部分产品发热指标超过公司内部质量标准。
对此,有业内称,这些问题均可以通过更为简单的方法解决,而没必要召回,进而突出TCL对于市场和用户的负责,而我们注意到的是,这些隐患之所以产生是依照TCL公司内部的标准(目前没有可供参考的行业标准),那么我们由此产生的疑问是,TCL的标准(与友商相比)究竟是高还是低?如果是高,单就数量而言,就像我们前面所述,完全可以采用更方便用户的解决方式而非召回,如果是低,除了说明TCL对于自身手机产品质量的要求和管控太低。恐怕难有其它合理的解释。
说到手机自身存在的隐患,业内知道手机产业的标杆苹果曾经屡屡曝出所谓“天线门”、“弯曲门” 等事件,但苹果均没有采用正式的召回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只能说明一来是所谓的隐患远没有业内报道的那么严重和普遍(言外之意是被业内夸大了),其次是与苹果iPhone庞大的出货量相比,个别解决的方式远比召回要便利和高效(对于用户而言),从这个角度看,TCL此次召回,要么确实是质量存在问题,因为按照TCL的说法,不仅是召回的28000万部手机,而是这一批次的手机均要重新检测,我们的疑问是这个批次究竟有多少台手机?如果不多,那TCL手机的质量确实令人担心,如果多,按照售出的召回比例计算,是否有召回的必要?不过鉴于目前TCL在中国市场仅售出760万部手机看,此次召回同批次的手机整体数量应该很小。
实际上对于产品的召回我们一直持较为负面的保留态度。毕竟一旦宣布召回至少反映出厂商的产品存在普遍且影响用户使用使用、体验,甚至安全的隐患,且在市场中已经有部分产品的隐患给用户造成了实质性影响。对于此次TCL手机的召回也是如此,毕竟从其在国内手机市场的表现看,依然处在大幅落后对手的状态,这个时候出现召回事件,无疑会让市场和用户首先对于TCL手机的质量产生疑问,所以即便是像业内分析的从营销的角度,TCL此次召回事件对于TCL也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