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获国外官方注册川企力争突破65家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施“五项工程”促外贸稳增长
本报讯(记者 曾小清)记者8月21日从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围绕资源优势转化、小微企业帮扶、口岸功能拓展、便利通关提速、国门安全保障等五个方面实施“五项工程”促外贸稳定增长。
为推动四川食品“走出去”,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推动建成龙泉水果、蒲江茶叶和猕猴桃、遂宁船山肉用猪、安岳柠檬4个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该局将帮助示范区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业投入品管理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管理制度,推动生态产品精深加工,创建品牌,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
国外官方注册,是企业走进国外市场的通行证。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组织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基地、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三进三送”活动,帮助企业获国外官方注册,力争今年获认证企业突破65家。
推进“1+2+5”口岸功能拓展工程。“1”即充分发挥双流机场进境种苗指定口岸功能。“2”即泸州港、宜宾港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资质,年内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5”即积极支持成都申建进口肉类、水果和汽车整车指定口岸;支持地方政府开展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指定口岸和进口原木口岸特定处理区申报等。
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正加快实施。下周,海关和商检部门将签署协议,合力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模式,即两个部门同时进场作业,加快提速通关效率;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积极推行进口食品、农产品、饲料申报前检疫模式,力争将口岸放行速度由平均2个工作日缩至2小时内;拓展西向、南向开放通道的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省(区)检验检疫机构合作,企业在川报检,有望在沿线省区直通放行;积极争取国家认监委支持,对分支机构下放对CCC(强制性产品的认证)免办产品受理、初审环节等审批权限,前移服务关口,加快通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