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树木,蓝天白云,无垠海岸,鸟语花香……是的,没有什么能比认识印度尼西亚更美妙的事情了。
两年前,当我刚刚踏入印尼的国土时,就深深地被空气中浓郁的咖喱香味所吸引,我知道,这里的一切,比起中国,会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两年了,这里的一切已经被我慢慢地熟知,每一次的回味,都会让我对这个国家肃然起敬。
我心中的印尼是柔和的。每次清晨在上学的路上,温暖而柔和的微风亲吻着我的肌肤,缓缓地呼吸着大自然赋予草木的幽香,顿觉神清气爽。徜徉在校园中,总能听见同学们亲切地互相问候,柔和而爽朗的声音伴随我一路走过,耳畔舒缓,没有聒噪之音。印尼的天气柔和,人亦柔和,生活在这里,心情自然舒畅,烦恼尽散。
我心中的印尼是多情的。每逢雨季,这里经常阴雨绵绵。我很享受在下雨时雨点拍打窗户的情境,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从天空掉落的并不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也不是倾盆而下的大雨,细密的雨点如针尖一般洒落大地,节奏清脆,那旋律如泣如诉,似乎在讲述某个凄婉的故事。当天空落泪,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亦为其伤感,树叶上的水珠滚动着,掉落在地上,为大地增加了一份情感。我时常沉浸在其中,感受着来自印尼大自然的动情音乐,聆听着这个多情的国土倾诉。当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岁月静好,人们开始外出,鸟儿也欢快吟唱,而唯有那一排排多情的树木,叶片上仍然残留着晶莹剔透的水珠,时不时地滑落,似乎仍然沉浸在之前的故事里无法自拔。道路两旁的水珠滴滴洒落,为路上的行人洒出了一股凉意,为这片土地洒出了一丝浪漫。
也许是对这个国家的大爱,促使我不断发掘它的特点。其中令我心中最感到钦佩的,便是它那强大的包容性。
这个众所周知的“千岛之国”拥有17800多个岛屿,100多个民族。100多个民族的人们原本分布在不同的岛屿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民族的人们相互往来,共同进步,相处十分和睦。我所处的位置是印尼的爪哇岛,岛上住有3个主要的种族集团,即爪哇人、巽他人和马都拉人,还有两个较小的种族集团:滕格尔人和巴杜伊人。无论是大的种族还是小的集团,都能够祥和安逸地在这个岛上生存,这种强大的民族包容性,正在推动着印尼的社会进步和经济进步。此外,印尼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它的多元化。在印尼,生活着印尼的本土人和印尼华人,两个人种的文化与习俗虽然不同,但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共存,可以说是不同区域各具特色,所有的人种也都能行使自己的权利。印尼的多元化不止体现在它的人种文化上,还体现在它的宗教文化上。印尼是一个宗教性国家,除了信奉人口最多的伊斯兰教以外,还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五大宗教。印尼人可以跟着家族,或自己选择并学习宗教信仰,定期举行宗教活动,参与宗教文化的学习。由此可见,印尼人对宗教信仰的重视程度之高。这个拥有着多达五种以上宗教国家的人们,正在跟随者他们各自的宗教,不断地修炼并改进自己。这个宗教大国无疑促使着人们变得更加真,善,美,向其他国家展示出本国人民的无限魅力。
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印尼留学是我的骄傲。我不仅被印尼的柔和与多情所打动,更被印尼对文化的包容所吸引。我更知道,印尼与中国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缘分。
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万隆会议60周年的纪念活动。4月的万隆,晴空高照,鲜花似锦。习近平同来自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领导人从萨沃尔-霍曼饭店沿着亚非大街步行前往万隆会议旧址——独立大厦。习近平夫妇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夫妇等走在队伍前列,一边走一边向道路两旁的人群挥手致意。60年前万隆会议召开时,与会的亚非国家领导人就是从萨沃尔-霍曼饭店步行到独立大厦参加会议的。在这一次的活动中,他们重温了历史,重温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欣赏了充满印尼民族风情的文艺表演。当我得知了此次纪念活动的相关消息时,内心不禁被中印两国良好的情谊所触动,我相信,两国之间的友好与相互扶持一定可以不断地继续下去。
用心体会,印尼给我带来的财富实在是太多太多。在我心中,印尼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孤傲形象,相比起来,它更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不仅无私地养育着自己的孩子,还容纳着很多像我一样来自其他国家的孩子,让我领略到了各式各样的文化,以及各国之间的友谊,开拓了我的视野,加快我的进步,令我欣喜,令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