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白萝卜、大方皱椒、织金竹荪、赫章核桃、威宁马铃薯……这些都是毕节大山里名气响当当的农特产品。现在,毕节将这些优质农特产品统一使用一个全新品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目的就是将当地多项优质农特资源整合在一起,抱团合力打拼市场。
这也是我省首个由政府申请注册的区域农特产品公共商标,目前,毕节已经授权当地首批近百家农特产品企业免费使用“乌蒙山宝·毕节珍好”这个品牌。
初衷:要让名声变名牌
说起当地出产的农特产品,毕节市农委主任付业春可以列举出一长串,“中国竹荪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及“天然药园”。
与这些显赫的名声相比,毕节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品牌杂乱,包装粗糙,品牌的价值不高,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毕节还没有一家农业企业和一个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为此,毕节市派出以市委常委、副市长领衔的考察学习组,邀请国内顶尖的农业品牌策划团队,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2014年5月,“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公共品牌终于诞生。
作为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意指乌蒙出产众多山珍瑰宝,以毕节的生态农产珍品尤为出众,从而体现了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在空气清新、水质好、土壤无污染的山地原生态环境中,生长着绿色、有机、生态的山珍农特产品的内涵要义。
使用:无偿提供给企业
“‘乌蒙山宝·毕节珍好’是政府部门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获得并全力推广宣传的品牌。”付业春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构建“行政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区域农业品牌推进机制,让品牌农业成为毕节农业发展一条新路子。
为了加强农业品牌创建工作,毕节成立农业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品牌运行和管理。对评选出的农产品和休闲观光农业企业授予“毕节市‘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名优农产品”称号,并颁发证书和标牌,许可其产品免费使用“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
据介绍,当前获得“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称号的79家企业,也正在筹划建立毕节农特产品产销联盟,采取市场化管理方式,整合各企业特色产品,并在市区开设“乌蒙山宝·毕节珍好”产品实体店,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销售窗口。
探索:打造毕节新品牌
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个全新品牌,让参与的企业从公共品牌中受益,毕节市农委已着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在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中,加大了对品牌的奖励力度,比如对每年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新获得“贵州名牌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不包括系列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
为建立品牌质量保证体系与诚信体系,毕节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初几年“乌蒙山宝·毕节珍好”这个品牌暂由产业协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