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农业厅通报了我省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绵阳市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9.5%,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100%,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100%。全市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总要求,积极依法履行职责,坚持一手抓严格执法监管,一手抓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努力确保了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开展省级农产品监管示范县创建,监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以县级政府为创建主体,安县、三台、北川积极开展省级农产品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目前,安县已通过省级技术考评。涪城、游仙、江油、梓潼、盐亭、平武也启动了创建工作。同时,安县、三台正积极努力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通过创建,着力构建“工作体系健全、监管责任到位、机制制度完善、监管措施有力”的监管模式,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净化投入品市场。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为重点,结合春耕生产、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假劣农药、兽药和在饲料、动物饮水中添加违禁药物、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行为。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0.42万余人次,检查农资市场及企业5365个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94件,查获假劣农资28901.6公斤。
三是加大监测力度,技术支撑更加有力。以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安县检测站的定量检测和县乡市场(基地、批发市场、超市)速测室的定性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违禁物质检测。农产品检测7000余份,合格率99%以上,畜产品中“瘦肉精”监测21.4万余份,硝基呋喃类违禁药物监测1020份,生鲜乳中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监测460份,均未检出。
四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得到稳步发展。以大力发展无公害粮油生产为抓手,以建立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奖励制度为引领,以制定地方标准为基础,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全市获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283个,比上年增加2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县实现全覆盖,认定面积达408万亩, 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7%。
五是加强宣传培训,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一步普及。将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指导标准化生产作为农业系统技术走基层的重要内容,通过1.2万名机关干部和技术专家将知识带到村社和田边地头。与此同时,在绵阳日报、绵阳电视台开设《品牌农业》专栏,举办“市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系列宣传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知识,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