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破除“以药补医” 免费婚检惠民
全省县级公立医院100%实施药品零加成
全年让利患者16.16亿元
□本报记者 石小宏
【关键词】取消药品加成
【民生数字】
我省自2013年10月1日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工作以来,省、市、县三级政府按照《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经费补偿办法》,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切实破除“以药补医”机制。2014年6月,省卫生计生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社厅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偿政策进行实地评估,全省县级公立医院100%按要求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工作,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均实行“药品零加成”,涉及药品品规平均达608种。去年9月1日起,南充市所有市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加成”。全年全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减收药品加成16.16亿元,落实财政投入1.74亿元,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8.59亿元,减轻患者费用负担7.56亿元。
【百姓连线】
1月9日,在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的门诊取药处,恩阳区登科社区患冠心病的李金华老人正拿着医生的处方准备取药。“这项政策好,不要小看每种药只少几元钱,像我这样的老病号,一年下来节约不少。”李金华介绍,她经常服用的通心络胶囊以前价格31.05元,现在26.4元;0.25g的阿莫西林原来的价格一盒7元,现在6元。算上其他药物,去年她节省1500余元,这对农村家庭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
同日,在宜宾市屏山县人民医院里,高血压患者李贤周也拿着从医院取出的药,共花了275.9元,比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前节约41.4元。该院药师告诉记者,现在医院的药品价格比过去降低不少,头孢西丁以前是28.1元,现在24.5元。铝碳酸镁咀嚼片以前25.9元,现在22.55元。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以前36.8元,现在32元。
【编辑点评】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如何缓解这一难题?我省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是其中之一。这项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政策自实施以来,不仅为患者带来直接利益,也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使县级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效率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患者得实惠、政府得人心、医院得发展的三赢局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