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年多时间发展的小米,如今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雷军现在说话也有了更多的底气,也开始提出要通过小米模式复制100家小米。小米除了自己做的手机,电视和路由器以外,通过投资等方式不断扩展相关业务,做起了移动电源,手环,灯泡,插座,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目前小米移动电源、小米手环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空气净化器从当前的定价来看,可以预料成绩也不会差。“小米模式”很快也会成为一个现象,被许多人分析讨论。
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模式的核心是高效。不过,小米模式最核心的是利用风险投资的支持和互联网这一新的信息媒介,完成对传统制造业的营销流程再造。谁了解互联网,第一个利用好互联网,谁就有了巨大的先发优势,高效一类,是互联网这一新型工具的附带属性。
小米模式的适用范围
雷军说小米模式可以复制,他打算投资100家小米模式的公司。正好可以讨论一下小米模式适合哪些产品。
首先产品必须是大众消费品。只有大众消费品才能有广泛受众,这是销量的基础。同时,这种消费品必须是同质化的。不论是移动电源也好,手环也好,空气净化器也好,都属于每个人都可以用的同质化商品。
对工业品来说,规模决定了优势。
其次,该产品之前市场的价格远高于原材料成本价。移动电源等产品之前的市场价都是很高的,因为这些产品除了原材料成本之外,还要承担人工成本和营销成本等,在初期量不大的情况下分摊到产品价格上,单价就会很高。这样的产品就让低价策略有了运行的空间。按照大众能接受的价格定价,一步到位,前期可能有亏损,但后面通过大规模生产和摩尔定律把成本降下来,还是可以有利润的。
第三,产品必须是易于配送的。截至目前,电子商务的主要商品仍然是便于运送且没有太多售后安装要求的产品。快递员只负责送货,不需要后续安装服务的产品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现有的电子商务物流的优势。
小米模式的局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小米模式能够适用的产品范围是有限的,像空调一类的产品,小米模式做爆品就有难度。现在传出了小米与美的合作的消息,当然,小米与美的会如何合作还不清楚,美的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品类很全,很符合雷军智能家居的路数。通过与小米手机路由器的互动,实现家电的互联互通,是一件富有想象力的事情。
小米模式的风险也切实存在。一个是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很高。如果产品发出以后发现有产品瑕疵,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另外一个是对销量的要求很高。小米模式的核心是销量能快速增长,冲破盈亏平衡点,如果不能实现产品引爆,基本上没有第二次机会,而一个产品是否能快速引爆,实在是一件不可知的事情。所以到目前,小米基本是在现有产品市场做着整合山寨产品的事情,通过品牌势能收割割据势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则是随着小米模式的铺开,越来越多的品类会造成品牌效应的稀释。而且因为小米品牌的联动效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有某一件产品质量上出现问题,可能连带影响其他产品的销售,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