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暗访“庸懒散浮拖”问题 省高院工作人员态度生硬
发布时间:2014-12-30 17:41:03   作者:佚名   点击:

  本报记者对部分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随机进行暗访发现——

  本报暗访组

  继前三次对县(市、区)、乡镇机关以及部分省直机关办事大厅和窗口“庸懒散浮拖”问题进行暗访报道后,12月23日至25日,本报记者再次兵分多路,对部分省、市(州)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随机进行了暗访。暗访中记者发现,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接受咨询和接待信访中,执法部门普遍效率较高、服务态度热情,但一些部门和窗口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仍待提高。

  到岗执勤更规范,但迟到不在岗的现象仍存在

  24日16时18分,记者来到绵阳市城厢派出所。记者绕派出所走了一圈,看到一楼各个办公室的门都开着,除调解室外,所有科室均有人值班。

  随后,记者以朋友在派出所所辖的红星街丢失了文件为由,找到天网监控办公室要求调取监控查看。一位男民警接待了记者,他向记者详细询问了丢失文件的细节后,将红星街天网监控点位一一展示给记者,并建议由失主本人来调视频。当记者询问晚上是否可看,民警说,“24小时都有人值班,放心过来吧”。

  当日下午两点过,本报另一批记者来到乐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每个办公室门口挂出的“人员去向公示栏”显示,除两名领导为“基层调研”状态外,其余工作人员均在办公。记者对应查看了每个办公室,看到的情况与公示内容相符,工作人员均在岗办公。

  天津街、中央路、北街、公园街——这是内江市市中区最繁华的路段,当地人称为“四方块”。这里路窄、人多、车多,比较拥堵。

  25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四方块”实地调查街边摊贩经营情况和城管队员执法状态。在现场,记者看到一辆城管执法车停在路边,3名身着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在流动巡逻,整个街面没有发现占道经营的情况。一名市民告诉记者,过去时有摊贩占道经营,如今每天7时到23时都有人巡逻,情况好了很多。

  暗访中,记者也发现执法部门的个别窗口存在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不在岗、迟到等现象。

  24日上午9点过,记者来到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信访诉讼服务中心,这是省高院去年下半年开设的为涉诉群众提供诉讼服务的平台。上班时间已过,记者在诉讼服务区却发现,只有2、4、6、9号窗口坐着工作人员,导诉台前没有工作人员,而2号窗口后,两名女性工作人员正一起玩着一部手机。

  暗访中,迟到现象也偶有发现。25日上午8时20分,记者来到遂宁市检察院。正值上班高峰,有不少车辆和人员进入单位大门。但到上班时间点后(8点30分至45分),记者看到仍有14辆非制式车辆驶入检察院,其中一辆挂着“市检察院专用车”牌子的公交车8点40分才停靠在检察院大门前,从车上下来10余名工作人员。

  窗口办事效率较高,少数人员服务有瑕疵执法部门有不少窗口单位直接服务群众,他们的办事效率如何,老百姓是否满意?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

  2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上翔街的省法律援助中心。前来咨询的多是老年人。记者看到,法律援助律师一直耐心地回答群众提出的各类咨询,并不断翻阅咨询人带来的相关材料。

  当天上午,援助中心接受了5起法律援助诉求,多为法律咨询,律师和工作人员均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决问题。

  但记者也发现,在群众进行法律咨询时,律师和工作人员一旦遇到其他事情,会立即停下来去处理,造成现场群众多次等待。

  交警部门的办事效率如何?23日上午9点过,记者前往成都市郫县公安交警大队事故中队的道路交通事故联调联动中心,此时正是办理交通事故案件处理、调解的高峰期。记者看见,3个案件受理室全部正常开放,民警正在接待办事群众,处理事项速度较快。在案件受理一室,一名群众提到对于保险问题不太清楚,办案民警立刻用手机查询后,进行了答复。暗访中,记者发现联动中心的绝大部分民警坐在岗位认真办公,但在案件受理室隔壁的行政调解室,3名身穿交警制服的民警围坐在一起聊天,对推门进来询问的群众,语气较生硬。

  公安出入境部门也是直接面向群众的窗口单位。24日10时15分左右,记者来到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这里有很多前来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的群众。

  记者决定体验一下护照办理。填表、照相、复印、取号、办理、交费……不到15分钟,记者便完成了护照申请的所有程序,其间提出的问题,办证民警均一一耐心解释。记者还发现,部分窗口工作人员在没有群众办理事项时,就玩手机、凑在一起聊天。在一楼大厅,还有工作人员站在角落里借植被遮掩打手机,持续了五六分钟。

 [1]  [2] 下一页

上一篇:四川首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签约
下一篇:四川出台28个专项改革方案 涵盖收入分配等多个领域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