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30日讯(记者 李丹)2014年初,四川省制定了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实事任务,其中涉及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任务是“解决400万农村居民,5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一年就快要过去了,这一任务完成的情况如何呢?
12月30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该项目标任务的牵头单位四川省水利厅获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省水利系统积极利用中央预算内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和省级配套资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进度。据统计,截至12月底,已解决424.03万人万农村人口、50.99万人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6.01%、101.98%,完成工程总投资241630.12万元,其中完成中央投资186086.25万元,新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9296处。
省市县签订目标责任书 责任层层落实
按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法制化保障”的总体思路,省水利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力推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按照省与市(州)、市(州)与县(市、区)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层层抓落实。
为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进程,省政府还于10月21日在南充市南部县召开“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会”, 对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促。曲木史哈副省长客观分析了当前四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求全省要进一步增强完成农村饮水安全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提高到维护党和政府的信誉、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的高度来认识,工作上要切实做到“全力以赴抢进度,重中之重抓质量,千方百计保投入,建管并重强管护”,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加强部门配合,强化督查督办,保质保量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
会后,各市(州)及时召开相关会议、传达贯彻会议及时,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进程。同时,坚持省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水务部门主动同发改、财政、环保、卫生、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发改、财政、水利、卫计、环保五委厅联合行文要求各市(州)政府上报“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及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措施。水利厅组织由厅级领导带队的12个工作组,分片检查督促,加强指导,农水局也组织了5个工作组加强督导检查。水利厅将饮水安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 “李冰杯”评比的重要内容,强化行业内部考核。
2015年178个项目建水质检测机构 实现城乡同质供水
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饮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我们非常重视质量。”该负责人介绍,项目专门聘请了西南市政设计院、四川大学等资深专家主持千吨万人供水工程的技术审查。按照先预审,后提交专家审查的流程,把好审查关。按照《四川省水利厅关于转发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格执行农村饮水工程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对千吨万人以上规模的工程,实行公示,认真落实项目法人、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规章制度。对千吨万人以下的工程,实行一事一议,充分征求和尊重广大用户意见,广泛接受用水群众监督。
其次,强化运行管理,确保长效受益。要求各地严格按照行业管理办法,对农村饮水项目实行规范管理。其中,保障农村供水水质,是农村饮水工作的重点,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情况、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采取清查消毒药品,严格水质净化和消毒处理,强化水厂运行监督管理,定期对各地水质合格率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通报,以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此外,继续巩固扩大维修养护基金征收成果,落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引导供水企业错峰用电,降低供水成本。大力推行水质在线监测和自动化控制,推广智能水表和刷卡收费。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到2015年178个项目县(市、区)全部建立水质检测机构,实现城乡同质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