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西南第一高铁诞生记 峨眉山站最后“挤”进规划
发布时间:2014-12-22 19:51:01   作者:佚名   点击:

  原标题:西南第一高铁诞生记

  □本报记者 李欣忆 李梦媛

  12月20日7时,中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成绵乐城际动车首趟列车开行,西南地区由此进入高铁时代。

  从2005年省内立项到如今正式建成通车,成绵乐城际高铁客运专线建设历经10年,这其中经历了哪些艰难曲折?

  立项批复 峨眉山站最后“挤”进规划

  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尽管公路铁路纵横通达,却始终没有一条高速铁路。成绵乐城际动车串起一小时经济圈,四川的高铁梦由此梦圆。

  回溯成绵乐客专建设历程,要回到2005年。时年,成绵乐城际铁路项目在省内立项。

  2007年,原铁道部和四川兴蜀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组建公司,负责成绵乐客运专线建设。其中,四川兴蜀铁路公司由成都、绵阳、德阳、乐山、眉山五市政府共同投资组建。

  2008年,成绵乐客专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纳入了全国高铁版图。时年8月,成绵乐客专项目建议书正式获批;12月批复可研报告并召开开工动员大会。此后,原铁道部接连批复了成绵乐客专江油至眉山段初步设计、眉山至乐山段初步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环保部批复修改方案时,“峨眉山站”挤进了最后方案,成为成绵乐客专新增的车站。该站距峨眉天下名山景区步行仅需15分钟左右,将为峨眉山的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规划设计经过上百次修改没有“范本”

  成绵乐客专总体设计负责人、中铁二院土建二院副总工程师张志勤记得,2005年他和设计团队接到规划设计成绵乐客专的任务时,高铁、城际铁路在全国都还处于起步和研究阶段,“没有范本参考”。

  大线路和途经城市是早就定好的,但具体站点的设置和一些具体的路线细节却经过了上百次修改。张志勤介绍,例如,现在的站点青莲,是一个位于绵阳和江油之间的小城镇,距李白故居仅600米。做规划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沿宝成线走,二是经过青莲。综合考虑后,最终决定在青莲设站,因为对当地的旅游产业有很大促进作用。

  还有一个例子是青神站的设置。当地强烈希望线路通过青神,设计团队综合考虑后,分析了从眉山到乐山之间的两条近路,一是沿既有的成昆铁路经夹江到乐山;二是经青神到乐山。由于夹江已有铁路,比较而言青神对铁路的需求更大,设计团队最后决定在距离青神县3公里处设立青神站。

  这样的例子很多,成绵乐客专最终方案中,许多站点位置路线细节都经过多次优化,才最终呈现出现在的样子。

  建设调试“体检医生”来回试跑检测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开建的成绵乐客专,修建过程极其艰难。其中尤值一提的是被评为成绵乐客专样板工程的鸭子河双线特大桥。

  全长5054米的鸭子河双线特大桥是成绵乐客专最长的桥梁,也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施工时宝成铁路还在通车,而长达116米的连续梁与既有宝成铁路斜交角度仅有21°。如何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施工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设计一个行走轨道,对跨线路段实行封闭式施工。为不影响宝成铁路通行,鸭子河特大桥施工时间选在每天凌晨1点半到2点半,见缝插针作业,终于在鸭子河上架起了“彩虹”。

  今年6月,成绵乐客专铺轨完毕,迎来通车前的最后一项大考:联调联试。连续几个月,成都铁路局副总工程师张伟民几乎都泡在检测车上,忙的时候每天要坐检测车跑5个来回,从江油到峨眉山一趟312公里,一天下来就是1500多公里。

  铁路总公司也派出“体检医生”和30多人组成的专家组,全力护航成绵乐客专的联调联试。

  9月10日,成绵乐客专建设正式进入调试阶段。9月13日,黄色车身的和谐号CRH380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抵达峨眉山站。这趟检测车被称为“体检医生”,它实现了高速条件下检测数据实时采集和精确测量,在逐级提速联调联试中,以160公里/小时速度级首次试跑,逐级提速,直至联调联试目标值275公里/小时,最高跑到了320公里/小时。“体检医生”在江油至峨眉山300多公里的高铁线上多次往返试跑,挑出“毛病”,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消缺”。

上一篇:未来四川还有哪些高铁投运? 5条出川铁路已全面开工
下一篇:成绵乐客专今日通车 四川开启高铁大时代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