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调查 > 内容

【川网观察】盛毅:四川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 关键是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4-12-22 19:36:37   作者:佚名   点击: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2日讯(记者 陈淋)12月18日至19日,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提出,要挖掘潜力、激发活力,积极培育发现新的增长点。要立足实际,从城乡建设等薄弱环节中,从资源、产业、市场等比较优势中,从国家支持重点和发展战略中,从省委省政府已有部署中寻找增长点,把潜在需求找准、把每项工作做实,形成推动发展新的强大动力。就四川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经济增长具备哪些支撑和可能?随着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的发展,它们将如何推动四川适应“新常态”变化,优化四川经济发展格局。

  此外,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四川具备哪些潜力,如何挖掘好、利用好,使之真正释放大能量。明年四川省也将重点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难点在哪里,如何破解难题,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对此,四川新闻网特别邀请到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做出深入解读。

  具备“投资 消费 出口”三大动力和众多新机遇

  “四川与全国的差距尤其是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很大,差距就是动力和潜力,就是发展的韧性和回旋余地。”盛毅表示,具体可以从三大动力分析。从投资动力看,四川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和配套的交通、水利、环境保护设施等建设,继续处在较高峰的时期,对以水泥、钢材、能源、有色金属、家具、家电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需求,虽比前几年有所减弱,但空间比东部地区相对更大。从消费动力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更多新的消费方式开始出现,能够保持稳定持续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有所提高。从出口动力看,四川产品和服务走向国内外的规模逐年扩大,尤其是制造类产品如发电设备、机械、电子、汽车、食品等,销售到国内各省市和国际市场的数量快速增长,“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从发展环境、面临的机遇看,无论是天府新区建设、绵阳科技城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等,都得到中央的支持,“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等,也给四川下一阶段的发展带动新的机遇。

  “当然,要把这些动力都发挥出来,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把握的难度很大。”盛毅谈到,尤其是经历灾后重建的高速增长后,需要消化的透支因素不少,短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可小视;进入新常态后的经济运行方式,中央调控经济的手段,发展面临的环境因素,都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其复杂严峻的形势不可低估。因此,抓好明年的经济发展,既要落实好前期已经出台的各种政策措施,同时还要针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制定应对策略,只有把握好各种机会,保持发展定力,才有可能保证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更快一些。

  消费提升空间大 应形成立体、多样化、多层次消费格局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经济工作的第一个重点任务,便是努力扩大有效需求, 稳定经济增长。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常态”九个趋势性变化中,“消费需求”被摆在第一位,在“投资需求”、“生产能力”等之前。结合四川省经济发展现状,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我们具备哪些潜力,如何挖掘好、利用好,使之真正释放大能量 。

  盛毅认为,“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转向以投资和消费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年提高。对四川来说,虽然发展阶段与全国不完全一致,短期内投资的贡献仍然偏大一些,但今后一段时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从过去持续下降转为上升,最近两年可能就是一个转折点。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是顺应了当前发展阶段的趋势。四川消费水平低,有很多领域既有优势也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消费提升的空间大。

  他表示,目前,不仅传统的如餐饮、纺织品、家电产品、家具、装饰材料、交通、日常生活服务等,需求在快速增长,而且新兴的如旅游、金融、信息服务、汽车、智能机电产品、文化、养老、健康等,也渐入佳境。当前要做的是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引导企业开发适应当前消费的产品,完善消费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消费的金融工具,开辟电子商务一类的消费渠道等,形成立体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消费格局。

  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 关键是产业发展

  明年经济工作还有一项重点任务: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并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产业发展。随着这些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的发展,它们将如何推动四川适应“新常态”趋势性变化,优化四川经济发展格局。

  对此,盛毅表示,四川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能否突破当前面临的产能过剩困局,能否为“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关键是产业发展。在传统产业普遍过剩的情况下,如何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开发适应新的消费需求的产品,巩固和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无疑成为当前最急迫的任务之一。同时,现有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在劳动力价格、资源价格等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主要依赖这类产业支撑四川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加快培育技术含量更高、市场拓展潜力更大的新兴产业,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盛毅介绍,最近几年,四川加大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确定了一些重点战略性领域。今年,四川又专门制定了十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正在用更大的力度突破现有产业格局。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要求,正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相信通过明年的努力,新兴产业发展将形成一定的气候。

  如何减少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干预等 是明年改革的重中之重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明年四川省也将重点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难点在哪里,如何破解难题,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盛毅表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方面,四川已经做出了全面部署。围绕保障和加快经济发展,当前重点要抓好与激发经济主体活力方面的改革,如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和金融制度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要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创新创业环境。尤其是在如何放活企业,减少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干预,如何形成创新的体制机制,使科技成果和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根据培育新兴增长极、促进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要求,探索科学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等,应当成为明年改革的重中之重。

  

上一篇:成都今日最高温7.1℃ 这个冬至不太冷
下一篇:成绵乐高铁催生乐山12条旅游新政 市内景区门票半价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