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12月10日)上午10时许,禅城区兆祥公园旁的鸿业新天地小区楼下聚集了众多老人,他们纷纷向记者倾诉在家门前遭遇的“免费送电器”骗局。从当事者掌握的名单看,近30位老人被忽悠,花钱买下了数量不等的“三无”小家电。
骗局:
免费送变成“低价转让”
家住6号楼506房的坤伯拍打着手中的名单说:“你看看,几十个人被骗了,这还只是一部分。”他告诉记者,最多的被骗了820元,买了豆浆机、电磁炉、电饭煲等5款电器。
据他回忆,11月20日当天,有一群人开着面包车到小区楼下摆摊。“他们当时说便宜街坊,送迈科顿厂家电器,后来又说是数量有限改成低价转让,还送六件套礼包。”小区里的老人们炸开了锅,一哄而上抢购所谓原价1000元的电器套装。坤伯千辛万苦抢到了一台电磁炉和绞肉机,开心地交了310元,而对方并没有开具任何发票或收据。
“六件套就是五个鸡蛋加一个塑料桶!”简伯回家仔细打量标识为迈科顿电器公司的豆浆机,发现里面连说明书和商标都没有,属于“三无产品”。原本的“笋野”成了彻底的“流野”,简伯追悔莫及,但“送电器”的人却再没出现过。
记者随后联系到迈科顿电器公司,负责人王小姐明确表示他们厂根本没生产过豆浆机,也没有老人们所购买的无牌电饭煲,她认为对方销售的是冒牌产品,对其公司形象造成了损害。
调查:
被骗老人多与子女分居
坤伯告诉记者,上当受骗的几乎都是子女不在身边的60岁以上老人。他本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住在石湾,平时天天加班,交流较少。而二女儿远在广州,只能每周见一次。上当受骗后坤伯还因此和老伴发生过争吵。
坤伯不会上网,用的手机也是简单功能的老人机,和记者交谈时他还用手机打给卖电器的人,结果对方已经关机。
和坤伯一样,简伯和老伴彩姨今年都年过70。聊起受骗经历时,彩姨刚好去楼下散步,这是她单调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简伯也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就住在魁奇路地铁站旁边,但简伯却说距离远来往不方便,有事都是老两口自己决定。
住在6号楼、被骗820元的褟姨告诉记者,她和女儿住在一起,被骗时孩子并不在身边。“我女儿把我骂惨了,家里人都说我不该上当。”
事发小区设有闸门,但记者出入时保安并没有过多追问。据老人们反映,骗子进小区摆摊经过物管同意,而物管方面负责人并不愿就此接受采访。
防骗:
子女应多关心 老人要多学习
塔坡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塔坡社区60岁以上老人数量较多,防骗一直是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就多次邀请过社区民警在辖区内专门宣传老人防骗知识,每周还会借助公民道德课堂讲解一些常见骗术,并配合城管驱赶过一些带有欺骗性的摊位。但总有些老人抱着“占便宜”的心理而上当受骗。
黄手绢心理咨询公司心理专家邓赞朋表示,老年人退休后收入不稳定,在物价医疗成本上升的现状下,更加缺乏安全感。此时老人的心智和小孩一样脆弱,子女不在身边时,很容易轻信他人的“关心”而上当受骗。
他建议为人子女者,平日应多关心老人生活,花时间与老人沟通,并尝试与他们做朋友,教老人识别一些常见骗局。或者借口自己“埋单”以帮助老人识别购买商品。作为老年人,也应当体谅子女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主动沟通化解矛盾,平时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增长见识。